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二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改革开放23年中国实证经济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孙学文    来源: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经过23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改革开放前比较,具有以下10个特点:

   第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GDP从1978年3624.1亿元增到2001年959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93倍,翻了将近3番,年递增9.4%,比建国头29年高出2个百分点。与同时期外国相比,中国的增速遥遥领先。比世界同期平均年增长2.7%,发达国家年增2.5%和发展中国家年增5%的速度要快,比美国2.35%、日本2.85%、德国2.05%、英国2%、法国2.15%、意大利2%、加拿大2.9%、苏俄-1.3%(其中1991-1998年演变前后8年为—8.4%)和印度5.7%要高出3.7(印度)——10.7(苏俄)个百分点,即快了64.9%—8.7倍。按现价现汇率测算,中国GDP已从1978年的2157亿美元增到2001年11600亿美元,经济总量列世界位次从1978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6位,已高于意大利,列在美国、日本(2000年中国GDP相当于日本的22.3%,即日本为中国的4.48倍,而不是中日经济总量差距在40倍)、德国、英国和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6大经济强国。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来源于经济快速发展。按照不变价格计算,23年来GDP年增长9.4%。其中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一产年增率4.65%,对GDP贡献率为7.5%;二产年增率11.3%,对GDP贡献率为74.9%,其中工业年增率11.5%,对GDP贡献率为59.9%,建筑业年增率9.8%,对GDP贡献率为4.2%;三产年增率10.15%,对GDP贡献率为28.4%,其中交运邮电通信业年增率10%,对GDP贡献率为5.4%,批零贸易餐饮业年增率9.25%,对GDP贡献率为7.1%,金融社会服务业年增率10.75%,对GDP贡献率为15.9%。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贡献率最大的是工业和社会服务业,二者对GDP增长贡献率达75.8%。

  第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上升幅度小,第三产业上升幅度大。从就业结构来看,一产就业人数从1978年占70.5%下降到2001年50%,下降20.5个百分点,比前26年下降13个百分点快了7.5个百分点;二产从17.4%上升到22.3%,上升4.9个百分点,比前26年上升10个百分点慢了5.1个百分点;三产从12.1%上升到27.7%,上升了15.6个百分点,比前26年上升3个百分点快了24.7个百分点。从产值结构(占GDP比重)来看,一产从1978年占28.1%下降到2001年15.2%,下降12.9个百分点,比前29年下降40.3个百分点慢了27.4个百分点;二产从占48.2%微升到51.1%,只上升了2.9个百分点,比前29年猛升35.5个百分点慢了32.6个百分点;三产从23.7%上升到33.6%,上升9.9个百分点,比前29年微升4.8个百分点快了5.1个百分点。从一产就业和产值比重看,改革开放23年来,就业比重下降大(下降20.5个百分点),而产值比重下降小(下降12.9个百分点,差距为7.6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前是就业比重下降小(只下降13个百分点),而产值比重下降大(下降40.3个百分点),倒差距为27.3个百分点。无论是顺差距还是倒差距,说明就业和产值不同步变化,都会带来新的问题和矛盾。上述一产下降,二产在工业化初期急剧上升然后减速并下降,三产从渐长到大幅度增长,符合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在23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化是趋向合理的,应是成就之一。将中国产值结构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印度)相比较,还有不尽合理的地方。中国2001年三次产值之比是15.2∶51.1∶33.6,美国在1999年是2∶26∶72,印度在1999年是28∶25∶46。中国第一产业比美国高了13.2个百分点,但比印度低了12.8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目前务农劳力仍占50%和使用简单农具小规模生产,在降低农业增加值比重时应同时降低务农劳力,照顾农民利益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第二产业比美国高了25.1个百分点,比印度也高26.1个百分点。考虑到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从1997年达到高峰后已开始逐年减少,2001年虽比上年增加65万人但比1997年减少211万人,因此在降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时应维护社会稳定、多安排就业和着重提高产品性能、技术水平及企业竞争力缓缓而行;中国第三产业比美国低了38.4个百分点,比印度也低12.4个百分点,看来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大势所趋。由于我国工业技术水平还不高,农业大多数地方仍然是小生产,生产决定分配,因此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能急于求成。

  第三、投资规模大、增长快,效益下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