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一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
浅析红色革命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 2014-11-06    作者:张辉    来源:国史网 2014-11-06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并且要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再一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07年第21期。2008年1月22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胡锦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文化保证》,《共产党员》2008年第4期。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建设,重在通过主流思想的强化使其走向大众化。本文拟通过近代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压迫、求得民族解放过程中形成的红色革命精神作为先进思想的代表,通过研究红色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同,尝试提出一些以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式和方法。

  一、红色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

  红色革命精神继承了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它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和争取民主、自由、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历史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范畴,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这种精神不仅在革命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传承价值。

  红色革命精神具体包括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勇于献身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刻苦钻研文化的毅力,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创造新的业绩,做出新的贡献的决心。主要体现为: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红色革命精神生存、发展的指导思想,构筑了红色革命精神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第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维系人民团结和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构成红色革命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石;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革命群众的内在品质、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及其人生追求;第四,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革命道德,是党和人民群众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二、红色革命精神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红色革命精神是由我们党创建的无产阶级先进思想,是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虽然自它生成之日起就一直被中外反动势力敌视、歪曲,然而由于红色革命精神属于社会政治生活中最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使得它在中国革命的风风雨雨中不仅顽强地生存和发展,还以它独特的先进性为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革命精神给革命总路线的制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

  每一次伟大的社会政治变革都伴随着一场政治文化的变革。政治文化往往是政治现实革故鼎新的重要前提。红色革命精神的产生与弘扬,在当时不但有力地抨击了旧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军阀统治,揭露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救国图存”的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它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向中国人民宣传了共产党先进的政治理念,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为我们党开展更大规模的革命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红色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富于感召力与凝聚力的黏合剂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必须用物质的力量去摧毁。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全国仅有党员53人,他们一无权势,二无钱财,三无兵马,然而崇高的理想能引导人,高尚的道德能吸引人,伟大的精神能鼓舞人,科学的思想能指导人。红色革命精神的先进因子使得它发挥了其他政治思想难以比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先进的红色革命精神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灵震撼,而且日益为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认同和接受。至1947年,全国的共产党员已达270万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更重要的是,在革命年代,先进的红色革命精神对我们党和广大革命者而言,是内化了的自觉的行为规范、隐形的行为模式,党和革命的要求早已化为他们统一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无论在何种处境,他们都能始终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守高尚的革命道德,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红色革命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党赢得了民心、民力,使人民对党领导的社会变革不仅在心理上认同,而且在实践中给予了巨大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本质上也因此成为一场由中国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人民战争。解放战争期间的三大战役是关系国共两党和中国前途命运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与其说是两党军队的大比拼还不如说是两党所获人心的大较量。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三)红色革命精神是人民军队战斗力的力量源泉

  我们党自“三湾改编”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后,红色革命精神的先进因子就深深地注入了人民军队的血液,浇铸了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铁军,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革命年代,我们党领导的红军人数与武器装备,敌人可以知道得一清二楚,但红军的战斗力敌人却无法知晓,因为红军坚强的革命理想信念、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任何敌人都无法估量到的,而这恰是红军战斗力的永恒动力所在。

  三、红色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

  红色资源中的“人、物、事”,作为红色革命精神的物态载体,是我们保留红色记忆宝贵的历史资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不断获取力量的不朽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

  首先,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按人之常情,必先“认知”才生“情感”,唯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红色革命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价值指向。红色革命精神的物化形态——红色资源,是无产阶级革命先辈从事革命活动的鲜活而生动的历史见证,是我们超越时空、感知史实的客观载体。每一位革命志士,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个革命事件,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再现了革命先辈英勇斗争的革命历程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都以不容置疑的证据诠释了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和道德诉求。与时俱进地开发、传播红色革命精神有助于我们了解红色岁月,保留红色记忆,不仅能够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动的历史教材,而且能够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激发人民热爱党、热爱民族与国家,最终增强党的战斗力、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竞争力。

  其次,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是我们党日益成熟的重要表现。红色革命精神的构建过程其实就是中共党史的创建过程。从大的方面来说,深入学习红色革命精神的创建史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以史资治”,能使党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从而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小的方面来说,“学史使人明智”,党员干部通过红色革命精神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保持自身思想上的先进性。“红色革命精神经过火热年代的练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价值认同,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延续和扩充的最重要的载体。”钟季利、杨艳春、罗春红:《试析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求是》2007年第11期。与时俱进地发掘、传播红色革命精神,有利于我们党在社会意识纷繁复杂的时代培养公众的政治认同感、保障社会政治的稳定。

  再次,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红色革命精神,是早期共产党人遗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开展先进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树可脱皮、可断枝叶,但绝不可断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也是可允许的,但人为地割断我们文化的根而企图嫁接在别的文化上却是万万不可以的,否则其结的果则只能是“苦果”。开发红色资源、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不仅能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还能进一步增强我们党的忧患意识、节俭意识、公仆意识,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侈浪费,坚决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只有这样,党才能始终有效地主导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的发展方向。

  四、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拓宽创新红色革命精神传播途径,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播平台

  (1)媒体传播是传播红色革命精神不可或缺的平台之一,“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建》2008年第5期。一是把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播与媒体结合起来,贯彻到媒体的日常报道宣传中去,让红色革命精神进各级各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电影等传播媒介。通过传播途径的拓宽与创新,可以有效地弘扬先进思想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二是通过公共红色文化场馆传播。公共红色文化场馆是历史的缩影和象征,承担着人文关怀、教育大众、传播红色革命精神等重要职能,是传播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资源。要继续加大红色文化场馆的建设力度和免费开放力度,吸引更多的公众接受红色教育和熏陶;增强红色文化设施的文化传播和渗透能力,提高红色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让红色文化场馆在红色革命精神传播中发会更大的效应。三是通过红色革命精神下乡、进社区进基层等形式传播红色革命精神,充分满足最基层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

  (2)加大红色革命精神传播力度,还需要让红色革命精神形成产业,走向市场,“用‘文化商品’和‘商品文化’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传播属于民族和大众的价值和情感,对内增加亲和力、凝聚力,对外增加民族和国家文化竞争力。”傅华:《论先进文化的传播途径》,《理论前沿》2006年第2期。让红色革命精神衍生出的产品在生产、交换、消费中彰显其内在的文化特色、精神价值和内涵。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影视、歌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就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

  (3)大力打造红色革命精神的文化品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不仅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人们消费的可信赖对象和关注点。红色革命精神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和传播,也要走品牌路线,形成品牌实力和品牌形象,并且要积极营销和宣传红色文化品牌,利用事件营销、节日营销、重大活动营销的方法叫响品牌特色。

  (二)把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各类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去,使红色革命精神永葆青春和生命力

  要想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必须真正把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各类文化建设中去,把红色革命精神的核心理念紧密的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使人们在具体的实践生活中感知它、触摸它、领悟它。红色革命精神可以与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广大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拓宽红色革命精神的思想阵地。红色革命精神可以为建设企事业单位文化服务,培养他们艰苦朴素、以人为本的意识,还可以把红色革命精神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管理理念、规章制度结合起来,激励企事业单位员工以高昂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红色革命精神为建设校园文化服务,使广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树立发愤图强努力学习的意志,从而激励他们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红色革命精神可以为建设社区文化服务,把社区建成文明社区、文明示范单位,使社区居民为建设文明城市而奋斗,培养社区居民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境界和文明风尚;红色革命精神可以为广大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服务,不仅可以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用红色革命精神激励当地人民,培养人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意志,为早日脱贫致富提供奋斗的思想原动力。

  (三)加大红色革命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1)在红色革命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整合红色革命资源与其他形式的文化资源,增强红色革命精神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红色革命精神要想发扬壮大,必须实现与其他文化的有机融合,要海纳百川,要包容其他类型的文化如绿色文化、古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在实际操作中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壮大和提升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和品位,增强红色革命资源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渝东南地区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完美结合并取得成功就是经典范例。

  (2)在红色革命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把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当前,红色革命资源的开发存在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破坏性开发、侵权开发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要完善红色革命资源开发的各种管理体制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好红色革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红色革命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持续的作用。

  (四)弘扬红色革命精神,需制定长期的发展与建设的规划和政策

  为了顺利实现红色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还需要制定相关红色革命精神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1)提高认识,增加投入,突破红色革命精神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红色革命精神作为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基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资金不足目前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约红色革命精神发展和传承的瓶颈所在。应加大对红色革命精神建设的政策倾斜,将具有传承革命传统、进行红色教育功能的文化建设部分,纳入国家规划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免费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金缺口,在合理核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补贴。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克服“等、靠、要”的心理,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

  (2)组建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充分挖掘红色革命资源的内涵。红色革命精神是一种先进文化,红色革命资源中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拓展红色文化应用的空间,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的弘扬与传播。挖掘红色革命资源的内涵,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所以要“组建以科研院所、文献研究室、政策研究室、高校、革命历史博物馆等研究人员为骨干的高素质、专业型的研发队伍,充分发挥专业研究人员和社会开发力量的作用,形成联合攻关、各负其责的开发局面。”李康平:《论中国三大红色资源联合开发的政治文化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

  完善的规划和政策,既是宏观的导向,也具有微观指导意义,能够为红色革命精神的发展指引方向、提供思路、制定目标、提供方法,从而使红色革命精神的发展沿着良性的轨道顺利前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