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四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
杨明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
发布时间: 2022-11-22    作者:杨明伟    来源:第四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 2019-09-11
  字体:(     ) 关闭窗口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

  A Discussion on Basic Features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杨明伟(Yang Mingwei)

  杨明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研究员。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第五编研部主任、《党的文献》常务副主编等职。长期从事党和国家领导人思想生平的研究工作,参加过众多历史文献和现实文献的编辑工作。出版过多部有关中共领导人的学术专著。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毛泽东军事箴言》《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三十年》《周恩来生平》《走向新中国—中共五大书记》等。发表过众多研究党和国家领导人思想、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学术论文和纪实作品。

  [摘要]深入了解新中国70年来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性探索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需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特性。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的原则性,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原则、共同富裕的原则、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原则等。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的适应性,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才是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路径。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的坚定性,这种坚定性,主要体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上。有了“四个自信”,也就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同样也就有了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在新时代不断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的底气。

  经过新中国70年来社会主义实践的艰辛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性探索,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这些,都是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重大原则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这里面就包含一些基本的原理原则。搞清这些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的原则性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习近平总书记讲得非常清楚,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任何科学理论都有一些基本原理原则,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的。

  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这一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经过的风风雨雨、曲折坎坷,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遵循这些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进行自主探索并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

  7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条。

  (一)“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不能丢,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尽管党内也曾经一度出现过“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倾向,但在基本认识上,我们党始终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如毛泽东反复强调指出的:“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毛泽东在提醒全党同志关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时,既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又指出“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认为“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改革开放后,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时,邓小平明确指出:“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党内形成这样的共识:如果不发展生产力,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等战略布局时,就特别强调树立生产力标准上的两个“自觉”,即:“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其目的就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地向前发展。

  (二)“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共同富裕的原则不能丢,要坚持改善全体人民生活,走共同富裕道路

  带领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邓小平在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曾经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两条基本原则,即发展生产原则和共同富裕原则。他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还强调:“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在解释什么叫社会主义的时候,邓小平也着重强调了两条,一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但是“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他特别提醒,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党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走上致富之路,与此同时,共同富裕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得到创造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原则不能丢,必须遵循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历史前进动力的道理

  科学社会主义遵从的是唯物史观,推崇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创造伟力。在这方面,毛泽东有过许多精辟和透彻的论述,比如他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有能力的,他们的力量是最伟大的,他们结成了团体,就是所向披靡、天下无敌的常胜军。”他还特别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些论述和认识基点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彻底地推崇“人民主体地位”。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随处可见。例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等等。正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们党领导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原则不能丢,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时,曾经特别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和核心领导力量,进一步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上述这些基本的原理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当然,社会主义在新中国70年来的探索实践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创造性实践中,还有一些体现科学社会主义新内容的其他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也都是我们必须坚持并“不能丢”的内容。比如,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的要求;比如,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治制度,实行民主与专政相结合的原则,对人民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要求;比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比如,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为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比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等等。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反复强调必须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一系列基本要求,也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

  说到底,我们不论怎么改革,也无论如何开放,都始终坚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框架内。

  搞清了我们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理原则,就不会产生思想认识上的模糊。社会上之所以会产生疑问,有些是属于思想糊涂,有些则是出于别有用心的有意误导。

  当然,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怀疑甚至嘲讽,并不是改革开放后才有的现象。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有人提出过这样那样的怀疑,那时毛泽东是这样回答的:“现在还有人怀疑我们社会主义建不成功,说我们是假共产党,那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些人吃完饭,睡完觉,就在那里宣传,说什么中国党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中国建不成社会主义,要建成那才怪呢!”对这些人的言论,毛泽东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明确告诫说:“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现在已不存在障碍中国发展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它对人类的贡献是不符合它的人口比重的。将来这种状况会改变的,可是这已不是我这一辈的事,也不是我儿子一辈的事。将来要变成什么样子,是要看发展的。”经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成就和蓬勃发展的势头,就是毛泽东所预言的“将来”。毛泽东自信地作的预言,恰恰是今天中国的现实。今日中国之伟大成就,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紧紧地结合起来,带领全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干出来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的适应性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的适应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得非常清楚:“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这就告诉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历史性重大课题中得出的结论;是在解决中国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探索的结论是历史作出的,探索的目标是人民选择的,是历史的必然。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也就是说,无论别人如何说三道四,唯有中国人民自己的回答最有说服力。

  为选择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解决中国自身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这种探索的结果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种探索及其成就,既反映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反映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问题时,明确指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实践发展的轨迹,让我们看清一个基本的历史走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光辉未来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说明只有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新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探索的基础。在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一批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曾经在各种主义和思潮中进行尝试。一度有人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没有走通;也曾经有人试图走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道路,也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真正开始解决中国历史性课题,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团结带领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探索了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一步一步解决了并且仍在有效地解决着我们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民族积贫积弱的国家面临的各种历史性课题,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其次,我们还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实践,充分反映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除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任何什么主义能够真正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一切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已经走过的40多年间,我们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总结前30年探索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在世界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既一步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也一步步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提高到新的境界。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党在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中国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凭空臆想的,更不是外人强加的,而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解决自身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中主动从实践中得出的答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路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条道路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书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事实已经摆在世人面前: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样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巨变,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书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加精彩的篇章,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是最切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内在推进器,是中国人民真正“合脚”的“鞋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的坚定性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有过深刻阐述,他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还不断强调过“文化自信”,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更加深刻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告诉我们,正因为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才使中国人民真正树立了高度的自信,坚定地昂首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首先,树立道路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的旗帜,也是我们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我们选择这条道路,是经过了风雨吹打、曲折磨炼的,特别是经过了众多重大历史关头考验的。在各种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们党都带领人民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一路前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尽管在这条道路的探索过程当中也出现过一些波折,但我们党都带领人民经过自我校正、自我纠偏后,走出了艰难困境,走上正确轨道。这恰恰说明这条道路发展的内存逻辑,说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具有强大的自主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纠偏的能力,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内在的自我完善、自我校正、自我革新的机制。对这条道路,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坚定的自信。

  其次,树立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要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理论的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显示出它对于改造中国社会的强大真理特性。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这一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只有这一理论,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化解我们面临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危机,解决我们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难题,指引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论,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不断深化和创造性发展,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一步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精神财富和真理力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也进一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对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理论,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坚定的自信。

  再次,树立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整套政治制度以及一系列完备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慎重选择后建立起来的,它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富起来的制度保障,也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更是新时代中国强起来的制度保障。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中国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这一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明显的制度优势、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对这样既适合中国自身发展,又体现国际先进性的制度,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坚定的自信。

  最后,树立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涵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之根和思想之魂。我们讲“四个自信”,说到底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孕育了鲜亮的革命文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又进一步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为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淀了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形成了中华民族在当代独特的精神标识,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累了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精神力量。有了这种植“根”铸“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坚定的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坚定“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纵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壮大的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社会发生伟大变革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世界发展奇迹的历程,从一步步绘就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中,从一次次谱写的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中,我们可以坚定而自豪地说,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真正树起了坚定的自信,使中国人民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信姿态。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坚定自信的根本所在。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有了“四个自信”,也就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同样也就有了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在新时代不断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的底气。也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总之,自身的原则性、适应性、坚定性,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特性。只要我们保持和坚守这些基本特性,就能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稳步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党、国家、民族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