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姜辉:感悟思想伟力 汲取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 2021-07-13    作者:姜辉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1-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姜辉:感悟思想伟力 汲取奋进力量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主讲人 姜辉

  主讲人简介:

  姜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等,担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出版专著、译著、主编著作多部,发表专业论文 200 余篇。

  编者的话:

  2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党组高度重视,汪洋主席要求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形成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6月22日晚,全国政协网上书院“中共党史学习”读书群根据读书计划安排,邀请姜辉研究员以“感悟思想伟力”为主题进行了第三次线上名家辅导讲座。

  讲座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层逻辑、科学体系和理论贡献。讲述逻辑清晰、思维缜密,深入浅出、力透纸背,给人启迪。本期讲坛刊发此次讲座内容,以飨读者。发表时有删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深层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在回答时代重大理论问题中实现的,也是立足于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而提出来的。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毛泽东同志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科学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接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时代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发展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应,以“八个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十四个坚持”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以此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发展规律;“十四个坚持”涵盖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战略指引,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揭示了实现新目标、新蓝图的具体方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在深刻分析当今世情党情国情,系统思考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中进行的理论概括,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构架起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梁八柱”。“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非常深沉的历史内涵和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这是一种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的大历史观。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具有大历史观的战略家。马克思说:“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恩格斯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列宁认为:“世界历史的尺度是以数十年为单位来衡量的。早 10-20 年或迟 10-20 年,这用世界历史的尺度来衡量,是算不得什么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 100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 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世界社会主义 50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 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用 40 年、70年、100年、180年、500年甚至 5000年各标志性历史来比较,体现了深厚的大历史观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树立这种大历史观,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时代性),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群众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性),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实践性)。这一伟大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由各部分有机联系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由习近平强军思想、经济思想、外交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法治思想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组成。

  习近平强军思想:党的十九大将“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强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新时代中国伟大军事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揭示强军制胜的根本规律,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习近平经济思想:2017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经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一思想是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8年 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外交思想:2018年 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对外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外交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外交领域的历史性飞跃,是新中国外交理论建设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 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这一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治国理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个历史任务,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先后就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等重大理论课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 40周年等重要会议上作出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新时代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主要原则观点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的创新,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以一系列独创性观点阐明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精髓要义、科学体系、历史贡献、时代意义、现实价值、实践作用和发展途径等,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整体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成了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二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也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推动引领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在理论上以一系列创新性思想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些创新理论指引下,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引领旗帜,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流砥柱,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

  三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最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经过几代人的求索奋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近百年来,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四大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深邃宽广视野,深刻阐述了“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阐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历史方位、科学内涵、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现实路径和战略步骤,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四是围绕治国理政这条主线,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治理社会主义社会,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为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之治”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专门研究审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从坚定制度自信和推进制度创新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第一次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机联系、相辅相成、汇聚整体的显著优势,系统阐述了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层次清晰、全面系统的科学制度体系,明确提出了推进我国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战略途径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党领导治国理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为成功实现“中国之治”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同时,这些重要论述,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治理社会主义社会,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是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关键,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自我革命、怎样进行自我革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这条成功道路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自我革命。从延安时期的“民主新路”,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持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孜孜求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创造性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什么是自我革命、怎样进行自我革命”的重大课题,全面深入阐述了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指导原则、时代内涵、基本方略、主要问题、重要途径和科学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懈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的根本遵循。

  六是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从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多、世界进入动荡期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加快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科学认识和把握,系统回答了当今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和“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时代潮流、基本理念、世界变局、演变趋势、未来方向,第一次比较系统回答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许多重大理念、重要思想、重要主张,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引领时代发展、解决世界难题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要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年6月28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