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理论动态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发布时间: 2010-03-02    作者: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3-02
  字体:(     ) 关闭窗口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使之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理论旨趣的时代化。

  一是从基本原理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基本原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概括,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只要客观规律及客观规律所起作用的条件依然存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发挥指导作用,适应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揭示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所包含的基本原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所蕴含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关于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至今仍然是有效的、合理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这些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是从基本方法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为审视历史、评价历史、观察当代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首先,马克思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立足于动态发展的社会现实来认识现实世界、批判现实世界与改造现实世界,这种认识方法具有永恒的魅力。其次,任何范畴既具抽象性,又有历史规定性,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所践行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至今仍是我们认识事物应当遵循的准则。再次,马克思主义突破了思想的地域性思维界限,开创了一种世界性的思维方式,如《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世界的整体性,《资本论》阐发了生产的国际性。而这种思维方式,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认识现实、解决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

  三是从理论旨趣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一生坚持面向人民群众,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称之为“人的科学”。后来,马克思主义时刻关注人类世界,时刻关注人的生存,并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的生存状况给予了深刻批判。马克思主义时刻关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对人的发展进行了深层的思考。这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旨趣。而这一理论旨趣,为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也更加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旨趣的时代意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选择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反之,我们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广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担当起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重任。

  准确分析时代与时代特征。认识时代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提,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时代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又要分析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列宁曾就认识时代特征与制定策略的关系作过这样的论述:“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这就是说,对时代与时代特征认识不清,不仅无法判断世界形势及其发展趋势,而且很难了解某一国家的具体情况,当然也就谈不上制定正确的策略。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认清时代的基本矛盾和时代主题,推断世界历史发展所处的大时代,准确把握时代特征。这样,才能明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确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题和内容。

  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要求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为此,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放到其创始人所处的那个时代去分析,结合那个时代的特点来说明。同时,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正确的解读,揭示其契合当今时代的内容,展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要努力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文本,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解读不能主观臆想,而是要科学地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延伸出其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

  用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重大课题。对时代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线和脉络。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同时,国际力量对比也呈现出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渐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诠释现实、审视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要从时代吸收新的元素、补充新的养分,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前,要根据时代特征和时代发展要求,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经验,并对这些经验和实践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升华,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让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

    1. 刘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2. 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演变
    3.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若干理念问题
    4. 储著武 边钰:改革开放40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历程与经验
    5.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6. 孙钦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
    7. 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革观及其当代价值
    8. 钟瑛: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
    9.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综述
    10. 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