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
朱佳木:历史唯物主义PK历史虚无主义
发布时间: 2020-04-26    作者:朱佳木    来源:国史评论微信公众号 2020-04-26
  字体:(     ) 关闭窗口

  任何史学研究无论是否自觉,都会在一定历史观的指导下进行。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研究是史学的分支学科,而且研究的对象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这就决定了要想不迷失方向,做到正确而深刻地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就要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弄明白什么是历史,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政党、国家的本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阶级斗争和革命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等等基本原理,并把这些原理运用到研究中去。

  另外,史学的社会功能在阶级社会中首先就表现在为一定阶级和利益群体的服务上,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研究作为党领导的史学事业,其社会价值自然要体现在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服务上。这同样决定了它们要想服务得好,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为指导。

  什么是科学的历史观呢?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因此,所谓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研究,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

自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主要流行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以国际垄断资本为背景,以反对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以歪曲和丑化革命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共产党历史为手段,为“和平演变”“颜色革命”做舆论准备的政治思潮。在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后,这股思潮又把矛头转向了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无论中共党史还是新中国史研究,都要把抵制、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当成自己的重大责任,做到敢于斗争、敢于亮剑。而要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同样必须努力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因为这有这样才能准确找出和紧紧抓住这股思潮的要害,才能揭穿其欺骗性、荒谬性、反动性,才能做到以理服人,说服和争取广大群众。

  毛泽东过去讲过:“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间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我们应当像毛泽东当年要求的那样,把批判这股思潮当成提高自己政治辨别力、增强理论说服力的好机会。还要认识到,只要国内外敌对势力存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且一有机会就会兴风作浪。因此,不要幻想毕其功于一役,而要有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既不消极,也不急躁,永远保持斗争的韧性和定力。我们坚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其他一切反共反华的思潮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脚步,相反,都会被历史前进的车轮碾得粉碎。

  (本文选自《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0年第1期卷首《学人访谈》专栏,原标题为《坚持用唯物史观研究党史和新中国史》,本网站转发前作者又略作修改。)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