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进一步发展中科关系
发布时间: 2011-11-18    作者:王学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1-03
  字体:(     ) 关闭窗口

    ——访刘立德大使

  刘立德大使长期从事对非工作,先后在中国驻马里、刚果(金)、加蓬和科特迪瓦大使馆工作长达22年,其间曾任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对非洲法语国家情况了解颇深。大使在1999年退休后,也一直以民间身份为巩固、发展中非友谊而奔波着。近日,刘立德大使接受了笔者专访。

  王学军:刘大使您好。从1993年开始,您出任驻科特迪瓦大使。科特迪瓦与中国建交比较晚的原因是什么?

  刘立德:我认为主要是双方缺乏了解。科特迪瓦在长达一个世纪中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全面控制着科特迪瓦,即使在该国获得独立后,法国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尤其在意识形态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内,科领导人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为洪水猛兽,拒绝与我们交往。但是,中非在国际舞台上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非洲多国政府和人民十分感谢中国的大力支持和真诚援助,把中国看成可以信赖和患难与共的朋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逐渐改变了科特迪瓦对中国的认识。还有一些较早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领导人,主动现身说法地向科领导人介绍他们的亲身经历,劝说科领导人调整对华政策,这对科领导人决心与我国建交起了积极作用。

  王学军:您任科特迪瓦大使期间有哪些困难与问题?

  刘立德:我的前两任大使做了大量工作,为中科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在任5年期间,中科关系发展较顺利,未遇到大的困难。

  我着力抓了两件事。一是推动双方高层领导互访,增进相互了解,加深相互信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经中央领导批准,5年中,我成功地促成了科总统、总理、议长以及外长、国防部长等数十位政府成员先后访华。同时,我也接待了时任的胡锦涛副主席、李岚清副总理、唐家璇外长等我国领导人访科,从而使中科友好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二是抓经济合作,落实中央对非合作政策。我一边抓传统的援助项目,一边竭力贯彻互利合作方针,促进我国企业赴科投资,开展劳务承包,取得了政、经双丰收。

  王学军:您在任期间,中国对科特迪瓦有哪些重要的援助与合作项目,它们的效果和影响如何?

  刘立德:中科建交的头10年,双方就经济合作进行了长期、反复谈判,但由于各自对外经济合作的体制和做法不同,始终未能达成协议。我赴任后接着做工作。在国内领导部门的指导下,经过耐心解释,双方作了一些让步,终于在合作的原则上达成协议,为下一步工作创造了条件。

  在援建方面,落实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垦荒造田,建了水稻农场;另一个是在阿比让市建了一座能容纳1500人的多功能剧场。在投资方面,促成东风汽车公司与科4家民营企业合资创办了“华科”卡车装配厂;协助洛阳拖拉机厂创建了“一拖”拖拉机装配厂。在承包工程方面,我们成功地拿到了两条长百余公里的公路修建工程。我国公司承包的工程均优质、守约、廉价,为科方创造了就业机会,深得科政府和技术人员的赞赏,在科均站稳了脚跟。

  王学军:1999年,您接待了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对科特迪瓦的访问。请您谈谈对这次访问的印象和这次访问的意义。

  刘立德:我荣幸地在离任退休前接待了时任的胡锦涛副主席访科。这是中科友好史上十分重要的大事。科方非常重视,给予破格礼仪接待。总统会见,总理会谈,群众载歌载舞。双方对国际问题、非洲形势、中科关系交换了意见,并且取得一致看法,双方对友好合作的发展表示满意,重申要进一步加强这一关系。两国关系被提升到新阶段,前景看好。只可惜在此后不久,科政局发生动乱,政权更迭,中科关系因此受到消极影响。

  王学军:科特迪瓦在此前40年间政局保持基本稳定,这在非洲是少见的。可是从21世纪初开始,又陷入了长时期的内乱,原因何在?

  刘立德:的确,在非洲国家中能保持几十年的政局稳定是十分不易的。科特迪瓦是其中之一。这应归功于科的第一位总统博瓦尼。他在位33年,政治上奉行一党专政,强调部族团结,妥善处理各类矛盾,较得人心;经济上坚持推行市场经济。科资源匮乏,他重点抓农业,依靠

  咖啡、可可、棕榈油、橡胶等经济作物,在西方国家支援下,使科的经济得到长足进步,成为西非地区的佼佼者。其间,因部族、宗教、政治派别、社会权益等而起的矛盾,均被博瓦尼及时调解、疏通,使冲突在萌芽状态即被消除。博瓦尼的做法得到国内人民的崇敬、非洲国家的尊重和西方国家的赞赏。

  博瓦尼逝世后,掩盖了数十年的一些固有矛盾迅速被激化。执政党内因权力之争发生分裂,原来被压制的反对势力逐渐形成气候,组成了多个政党。这些政党代表了不同的阶层、部族、地区的利益,这一状况甚至反映到军队里。20世纪末,科经济急剧滑坡,老百姓的生活每况愈下,从而恶化到群众上街打、砸、抢,军队哗变,形成南北对峙,乃至出现了一国二主的现象,局势陷入完全失控的地步。

  王学军:如何看待科特迪瓦发生的这种每逢民主选举导致社会动乱的局面,科特迪瓦政治前景怎样?

  刘立德:非洲的社会结构不同于其他大陆,至今部族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仍起着关键作用。在部族中酋长是最高领导,实行集权统治。所以,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都是实行一党制,总统说了算。

  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强迫非洲国家接受西方多党民主,致使非洲出现了大动乱。事实证明,西方式的民主并不适合非洲,这一变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有的国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使多党民主适应非洲的特点,政局趋于缓和,大选后能保持稳定。但还有一些国家,其中包括科特迪瓦,大选后再次出现严重动乱,各政党代表了不同部族、地区、宗教甚至是家族利益,矛盾错综复杂、难以调和。再加上有西方背景的外部因素推波助澜,冲突更显尖锐。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1. 中国与科威特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
    2. 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科威特石油大臣萨巴赫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