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并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其中第8条规定:中日双方将就签定和平条约进行谈判。1974年11月,中日双方开始关于和约的预备谈判,到1978年8月签署和约,经过了45个月。这一谈判为何迁延近4年之久?本文将对中日和约的谈判与签定的过程进行考察。
一、中日和约的谈判及其中断
按照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规定,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双方应继续展开谈判,以缔结和平条约和贸易、航海、航空、渔业四个实务协定。中方原来希望在四个实务协定全部缔结之后,再进入关于中日和约的谈判程序。但1974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失败,田中政权受到巨大冲击,为避免中日和约的谈判因日本国内政局动荡而受到影响,中方希望尽快展开中日和约的谈判。[1]贸易协定、航空协定缔结后,中国副外长韩念龙为缔结中日航海协定于1974年11月赴日(渔业协定1975年8月缔结),并与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东乡文彦开始就中日和约问题展开预备谈判。
------------------------------------------------------------------------
[1] [日]永野信利:《天皇与邓小平的握手:实录·日中交涉秘史》,行政问题研究所1983年版,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