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群众文化建设史
转型与博弈:1950~1966年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发布时间: 2020-01-21    作者:刘宇    来源:史学月刊 2018-11-28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原为太庙,曾经是明清两朝皇家祭祀场所,平民禁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被赋予了革命化的功能,主题为"劳动人民的乐园"。北京各阶层市民进入其中,娱乐联欢、政治游行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让封建时代的国家象征承担起这一功能,意在留下一个强烈的象征符号,即彰显统治阶级已经翻转,人民开始当家作主。作为劳动人民的文化宫,它不仅成为新中国的物化载体和权威象征,而且被营造成公共仪式的空间。与此同时,作为古迹的太庙,在面临频仍的活动、接踵的游人时,愈发不堪重负,二者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全文见附件

  1. 转型与博弈_1950_1966年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_刘宇.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