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杨永青,生于1928年,上海人。早年从师上海著名人物画家谢闲鸥先生。1952-1987年历任华东青年、中国青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编审。共创作儿童图书220余册及大量的插图。代表作品有《杨永青古典名著大型连环画册》、《杨永青儿童图书装帧集》、《杨永青独创作品创作集》、《杨永青儿童图书画册精品集》、《杨永青观音造像》等。
杨莹莹是我多年的同事加好友。她的父亲杨永青,是我国著名的画家、版画家。早有拜访老先生的愿望,近闻先生腿疾手术后,身体尚健,方便见客,便于一个春雨绵绵的下午,前往拜访。
看得出主人已在等候我的造访了。先生坐在临窗的靠椅上,让我挨近他坐,杨伯母和莹莹则体贴地送来茶水和纸笔——因先生耳聋,交谈中有时要借助纸笔。
一直钦佩和喜爱先生的儿童读物插画和连环画。我所在的出版社出版了先生的《八仙的传说》、《绘图屈原离骚》、《绘图陶渊明〈桃花源记〉》等佳作,是一批堪称“镇社之宝”的精品。但我以前对先生全面的艺术成就和生活经历,了解不多。与先生的一席谈,令我发现,自己面前打开了一座宝藏。这不仅是一座艺术的宝藏,也是一位历尽坎坷毕生追求真善美的老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的宝藏!
从木匠学徒到美术编辑
杨永青先生1927年出生于上海浦东郊区的农家,自幼丧母,家境贫寒,父亲在上海替人做些杂工。他艰辛地读完小学,就到上海一间木匠行当学徒。他从小酷爱画画,只要摸到纸笔,就会专心致志地画起来。所幸他有一个开明的父亲。父亲省吃俭用,给儿子买来图画书,使这颗画家的种子得以发芽和成长。15岁时,他有机会成为上海著名画家谢闲鸥先生的入室弟子;17岁时,他的国画被收入《长虹画社画扇集》。因为画画得好,他当了小学教师,成为乡村知识分子。他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用画笔投入土改,配合当时的乡村运动,画了不少“革命”连环画。1949年以后,他的连环画开始在上海的报刊发表,他也被华东青年出版社调去当美术编辑。
1952年“抗美援朝”,杨永青将他画连环画《女拖拉机手》所得200元稿酬的一半献出来,支援国家购买飞机大炮。当时是供给制,每月津贴只有15元,200元可是一笔巨款。其余100元,他送给了含辛茹苦培养他的父亲,而他的父亲也用其中的大半接济了乡亲。谁知后来在“文革”中,儿子的孝心和父亲的义举倒成了挨批的罪名。杨先生对“抗美援朝”中献金一事,从不张扬,以至鲜为人知,直到最近才被前来采访的记者挖掘出来。
不久之后他调到北京,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当美术编辑。那是革命题材连环画出版的鼎盛时期,杨永青领受任务,画了大量的小英雄——《刘文学》、《刘胡兰》、《王二小》、《高玉宝》……他说,从刘文学到赖宁,几十年中的小英雄,没有他不画的。虽然当时创作空间有限,但凭着他扎实的功底和对艺术形式的不懈探索,他的作品还是达到了那个年代较高的艺术水平,深受广大读者和少年儿童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