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文学艺术史
一代文豪郭沫若
发布时间: 2010-06-12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10-06-12
  字体:(     ) 关闭窗口

 

郭沫若、于立群及子女

  郭沫若(1892年—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尚武,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在乐山沙湾的一个中等地主家庭。在幼年时,郭沫若便入学私塾。塾师沈焕章先生对幼年时代的郭沫若影响极深,给郭沫若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旧学基础。小学和中学时期,郭沫若便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受到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并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郭沫若来到日本东京,开始了十年的留学生活。在日本,郭沫若与鲁迅一样学医,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喜好。在这期间,郭沫若接触到了泰戈尔、海涅、歌德、席勒、雪莱、惠特曼、屠格涅夫、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1918年春,郭沫若创作了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

  新文化运动中的郭沫若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开始不断发表新诗和小说。同年6月,他在日本福冈发动组成救国团体“夏社”。1919年的下半年和1920年的上半年,出现了“诗的创作爆发期”。在这期间,郭沫若写出了《凤凰涅槃》、《晨安》、《地球,我的母亲》、《站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心灯》、《炉中煤》、《巨炮之教训》等诗篇。1920年出版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于1921年出版。《女神》奏响了五四时代时代精神的最强音。1923年,郭沫若毕业回国,同成仿吾、郁达夫等一起,在《创造季刊》后,又先后办起《创造周报》和《创造日》。创造社的活动达到鼎盛时期,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青年中间产生广泛的影响。但是,不久由于社会原因和创造社内部的分裂,《创造日》停刊。1924年,他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大革命时期的郭沫若

  1926年,郭沫若的第一部戏剧集——《三个叛逆的女性》在上海出版,其中包括《卓文君》、《王昭君》和《聂莹》三个剧本。1926年3月,郭沫若到广州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从此,他开始投身到大革命的暴风骤雨之中。在广州期间,郭沫若结识了正在广州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也就是在广州,他同周恩来相识了,并在周恩来的影响和帮助下辞去文学院院长之职,参加北伐。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郭沫若写了讨伐文章《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接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在南下途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逃往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流亡生活。其间,郭沫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创造性地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1929年初,郭沫若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

  抗日战争中的郭沫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秘密返回祖国,组织和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活动,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郭沫若依然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的郭沫若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肩负着繁重的国家事务、科学文化教育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领导工作,扶持和帮助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文化、教育等工作者的成长,对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先后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第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在繁忙的工作中,郭沫若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郑成功》等,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

  郭沫若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年~1963年),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历史、考古三编,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 郭沫若 文化先觉的榜样
    2. 郭沫若的科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3. 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将举办
    4. 郭沫若辛亥佚作 见证百年历史变迁
    5. 郭沫若:为抗战奔走呐喊
    6. 郭沫若封笔作《李白与杜甫》浴火重生
    7. 院党组集体参观“反腐倡廉话甲申”展览
    8. 毛泽东为何多次提到“李自成”
    9. 跨越数十载的大家情怀
    10.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文艺(之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