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科技史
全球智库发展新趋势
发布时间: 2013-08-22    作者:洪民荣;权衡    来源:解放日报 2013-08-22
  字体:(     ) 关闭窗口
  今年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和市民社会项目”对全球182个国家的6603家智库进行了竞争力评估。随着该项评估报告对全球智库竞争力排名的公布,“智库”、“智库竞争力”、“智库影响力”等一系列概念和问题映入人们眼帘。如何建设智库,如何发挥智库的作用,全球智库发展现状以及最新趋势等,也日益引起国内重视。
  全球视野中看智库定位
  从全球发展视角来看,一般认为,智库就是指专门为决策者在应对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问题,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思想观点、政策建议的非营利性的公共研究机构。也有一些智库机构,更加强调智库的思想性、创新性、战略性特点。例如,全球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创始人弗兰克·科尔博莫就认为,智库就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坚定追求,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一个敢于超越现有智慧、敢于挑战现有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纵观全球智库发展,尽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环境和制度等各不相同,对于智库的定位和功能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从全球智库发展来看,智库的基本定位和功能无外乎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智库的基本功能是通过生产公共思想、公共知识,提供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服务,教育和引领社会大众,发挥“指南针”的作用。二是智库具有人才库的储蓄和培育作用,即基本集中了经济、科技、军事和外交等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能够汇聚人才,既是学术殿堂,又是思想库和智囊团。三是智库竞争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智库是否具有思想创新性、政策影响力以及媒体公众关注度如何。最后,从体制机制上看,智库一般都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相对稳定的决策咨询机构,比较超越和相对独立,具有客观性、公正性等特征。
  全球智库呈现四个新趋势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智库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事务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智库及其作用的发挥,一定意义上也在改变各国传统的政府决策机制和决策模式。未来的智库,可能会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甚至继续改变全球的政治、经济决策机制和运行方式。
  一是全球智库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抢先话语权,从政策的论证者、解释者逐步成为政府政策制定的策划者、引领者。纵观国际智库发展,从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等知名智库,到欧洲的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瑞士世界经济论坛等著名机构,到亚太地区、拉美地区等许多国际著名智库都呈现出几个新变化。第一从独立从事研究、独立发挥决策咨询功能,中立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思想,向围绕全球事务发展、国家关系演变、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等众多公共政策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机构、政府决策机构和部门转变。第二从影响政府、引导舆论和社会,向深度介入决策咨询、政策制定转变,通过提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工具、新政策,全方位参与决策咨询全过程,甚至在重大决策咨询之前已经通过发布和抢占话语权,引导和引领政府决策,发挥智库在决策咨询中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全球性的思维方式和特点。智库运行方式的变化及功能的深化,背后反映了现代政府决策机制的深刻变化,也体现出现代智库在全球化发展和重大国家事务、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独特地位和日趋重要的作用。
  二是全球智库充分运用多样化手段工具,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智库自身发展不仅注重形态建设和功能完善,更注重其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当前,全球智库服务及运行手段和方式正在出现多元化、复合化趋势,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方式的驱动和影响下,国际智库已从一开始的机构设定、筹措经费、课题选题、项目招揽、成果出版、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等注重形态建设和功能建设,逐步转向运用和创新各种手段、方式进一步提升国际智库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竞争力。目前,全球智库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但真正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库,其基本经验就是千方百计通过自身的优秀成果、重要思想、重要观点、优秀团队等,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大公共政策中树立话语权,通过自身建设和核心竞争力来提升影响力。
  三是全球智库全球化理念逐步加强,开始从对国别问题的关注转移到对全球化问题、全球共同治理等重大议题的关注上来。目前,国际上很多智库已经开始“拆围墙”,采取开放政策,通过实施国际化合作与研究,广泛建立国际合作网络,通过课题研究合作、召开国际会议等,通过全球合作,发挥智库对全球性议题的积极作用。如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与世界65个国家800多家公司保持联系,每年接受2000余件国际委托研究与咨询;法国欧罗普基咨询公司平均每年要和580个企业签订咨询服务合同,其中60%是国外企业。国际智库更是坚持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通过内外互动提升自身影响力,如美国兰德公司每月组织150名调研咨询人员参观访问外界的民间的军事科研机构,同时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约400名同行和政治家的访问。
  四是智库发展正在成为一种产业形态,一种高端的智力型的服务经济。智库产业的新崛起正在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增长的新亮点,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即高端的知识密集型的决策咨询产业。这有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是智库本身就是高端的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属于高度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的经济形态;二是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智库产业,可以通过提供智力产品、决策咨询服务,影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传统经济发展效率和服务效率。因此,智库本身有投入产出行为,具有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智库服务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本身就是重要的高端的服务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因这一点,全球智库发展尽管强调公益性、非盈利性和中立性,但是,许多国家和政府也十分看好智库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作为服务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和趋势,高度重视和支持推动智库发展。
  当前,中国崛起并对世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需要深刻全面了解中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中国智库向世界“说明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转型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且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需要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论总结和提炼;创新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和瓶颈,更需作出科学分析和回答。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的新智库建设日益重要。而密切关注全球智库发展的新趋势,借鉴国际智库发展经验,对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智库大有裨益。
  (作者: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研究员)
    1. 完善公共政策 改善收入分配
    2. 国家总体公共政策新转折
    3. 构建以“公共政策”为核心内容的区域规划体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