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钱学森同志逝世一周年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钱学森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在十余年的时间里,钱学森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科协的组织建设、工作布局和科协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不懈探索,极大地推动了科协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值此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深切缅怀和追思他的丰功伟绩,总结和梳理他在科协工作理论研究方面的宝贵思想,继承和发扬他提出的科协工作理论和方法,对创新和发展新形势下的科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倡导学术民主,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自主创新的源头活水作用
高度重视学术交流工作,强调学术活动要有实效。钱学森对学术交流工作高度重视,他多次讲,“开了多少次会、有多少论文并不是考核学术活动优劣的指标,而应该把好论文关,做好会后总结,看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他提倡宽阔的科学视野,主张在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开展多层次、交叉性、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强调文理沟通交流,促进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他强调要利用好学术交流活动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明确提出“学术活动的成果,对科技经济发展有哪些建议,应有专门的反映。不是送一个大本子,而是要加工,把那些有分量的建议整理送中央,发挥助手的作用。”
倡导学术民主,推动营造平等的学术环境。钱学森始终坚持学术面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年龄长幼,均不是判断学术是非和水平高低的标准。他在多种场合指出:没有学术民主,年青一代就得不到成长,应该给青年人成长创造条件。为打破按资排辈,形成民主、平等的学术环境从而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他身体力行、作出表率。1978年,在与山西科委一位同志合作撰写科普文稿《农业系统工程》时,他坚持把自己的名字署在后面,明确说“我对现在流行于科学技术界的‘老头子制’颇为反感!用这个机会表示一下,也是抗议这一不合理的东西。”
高度重视学会组织和学会工作,强调学会要发挥横向联系的作用。早在1977年6月29日,钱学森就约访周培源,就“文革”期间被迫中断活动的中国科协及学会如何恢复活动交换意见,强调学会开展的横向学术交流对科技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担任中国科协主席期间,他每周主持召开一次主席办公会,研究科协和学会工作,积极推动解决学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充分发挥学会横向联系、促进自主创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