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最近在《求是》杂志发展文章,论及《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长春同志在文中提出:“正确认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认为自然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甚至是仅仅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改变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趋向。因此,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就经济活动而言,我们当前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也应高度重视文化科技对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助力文化产业
文化科技对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为文化业态的提升力。以文化艺术领域为例,我们的文化业态主要涵括演艺文化、游艺文化和工艺文化。所谓“文化业态的提升力”,一是推动传统文化业态升级换代,二是孕育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在演艺文化领域,除舞台演艺受舞台照明科技、音效科技、机械科技的进步而催生新的演艺观念和演艺技能外,还先后催生了影视演艺乃至网络演艺。舞台演艺由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业态提升力,主要体现为音乐剧艺术形态的出现,它有力地表现着当代都市文明并成为都市文明的有机构成。影视演艺本身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但近来又因为科技进步的影响提升了新业态的新状态,《阿凡达》就是显著的一例。
其次,文化科技对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为文化产业的支撑力。我一直认为,“文化产业”观念的确立及其振兴举措,是我们文化发展理念最重要的创新。这一观念的确立,意味着文化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而支撑起这一文化生产方式变革的生产力因素,首先是文化科技。只要随便漫步我们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你就能看到高新科技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在此我想以游艺文化和工艺文化的“产业化”为例:当代游艺文化的发展,小到游戏软件的开发大到游乐器械的设计,无不是科技进步的产物;而它带有工业生产性质的“产业化”也必然依靠科技来带动。工艺文化也是如此。无论是实用工艺还是陈设工艺,也无论是雕塑工艺、锻冶工艺、木作工艺、髹饰工艺还是织染工艺、编扎工艺、画绘工艺、剪刻工艺等,都将因生产工具、生产材料、生产流程的科技进步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