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教育史
我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历程
发布时间: 2019-12-02    作者:周远清、瞿振元、杨 松、王 诚、刘卫东口述 万作芳整理    来源:国史网 2019-07-25
  字体:(     ) 关闭窗口

  网上录取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于高校招生录取的简称,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录取手段和管理模式。网上录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校招生工作中发展应用的必然结果,是教育领域较早成功运用信息技术的范例。网上录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校在省级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招办)录取现场利用局域网进行录取。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初期,因为广域网的速度和安全没有保障,所以主要是在录取现场使用局域网录取。另一种是高校在所在地通过广域网进行异地远程录取。远程录取能够更好地体现高校招生的自主权,真正做到学校负责、集体决策(而不是派出的招生工作人员负责和决策),有利于提高录取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也有利于保证招生的公平、公正。远程录取是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

  以网上录取为标志的高考录取方式改革主要在1996~2007年间完成。其中,1996~1998年是广西和天津进行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的探索时期,1996年广西率先开展网上录取改革探索,1997年天津跟进。此后,清华大学协助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于1998年成功完成了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探索试点工作。在广西、天津高校招生网上录取试点工作取得突破的基础上,1999年教育部又增加了8个试点省市,至2001年基本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网上录取。2002~2004年是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的完善提高期,完全实现了远程化网上录取。2005~2007年是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的巩固成熟期,阳光招生、信息安全等得以实现并不断完善,应用至今。本文基于一些当事人的访谈记录[笔者于2016年10月9日、24日两次访谈周远清;2017年1月12日、3月29日两次访谈瞿振元;2017年3月7日访谈王诚、刘卫东;2018年10月11日、11月9日、12月15日、12月29日多次访谈杨松。本文根据以上访谈内容整理而成,并经口述者同意后发表,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均出自上述访谈记录,不再一一注明。],辅以文献查证,回顾1996~2007年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的历程,探讨网上录取改革在完善招生录取体制、推动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等方面的作用,以期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1996~1998年:开创探索期

  在1996年以前,高校招生完全依靠招生工作人员奔赴各地,在当地招办的配合下进行现场录取。1996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到广西进行招生时遇到山体滑坡,导致交通中断,招生工作人员不能到达招生现场,但录取必须如期进行。经过沟通,教育部请广西招办把拟录取学生的材料通过网络传送到北京,由高校根据网络传来的材料决定是否录取。偶然的地质灾害使得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通过计算机在网上录取了广西的学生,这也成为此后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起点。

  结合高校招生工作的经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周远清[周远清,1995年12月至1998年3月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4月至2001年4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分管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不出高校门,能招天下生”的设想。1996年,他找到王诚[王诚,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总课题组”副组长。],希望借助“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以下简称CERNET)[1994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立,为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提供了基础条件。]为高校招生和信息管理服务,将计算机网络运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将高校、省区市招办面对面的交流转变为网上交流,以提高工作效率。1997年,教育部在北京尝试对招生系统进行信息监测和信息管理。同年,广西和天津在小范围内探索试行了个别学校、少数人的网上录取。因此,可以说广西和天津是最早开始实行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地区。在广西、天津探索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基础上,1997年,王诚、刘卫东[刘卫东,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总课题组”主要成员。]带着研究团队到广东、广西招办调研。调研结果认为,大体具备开发全国统一的计算机招生录取系统的基本条件。于是,他们尝试选择试点单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建议在山西和天津试点,最终课题组选择了天津,这是因为天津离北京比较近,而且得到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乔丽娟[乔丽娟,1996年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2000年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的积极支持。

  1998年4~7月,刘卫东带领研究团队进驻天津招办调研,他们发现根据广西调研所设想的很多细节与天津的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从广西带回的网上录取相关资料和数据不能直接用于天津,要在天津进行试点必须重新设计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

  当时重新设计、开发系统软件面临两个主要困难:第一,研发人员大多在高校工作,不知道招办如何招生和具体的招生流程;第二,要实现网上录取,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网速。据刘卫东回忆,当时网速非常慢,“1998年,教育网北京到天津的干线是155Kb,京津两地的学校都在用这条干线。后来到1999年,天津实现‘双过半’[即远程录取院校数量和远程录取学生数量都超过总数的一半]时,才临时在天津招办院子里加了一个卫星接收设备,升到2兆(Mb)”。

  经过调研,到1998年9月高考录取结束时,刘卫东对计算机招生录取系统的框架有了比较明确的想法,他决定将原来的代码完全推翻,重新编写代码。为了应对网速慢的问题,研发人员只选择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三所高校使用广域网试行网上录取,其他学校还是采用现场招生录取。1998年高考,天津首次实施并顺利完成了高校招生异地远程录取工作,[1]鼓舞了大家的信心。

  1998年10月14日,周远清专程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听取“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管理系统课题组”[该课题组成立于1996年,以将计算机网络运用于高校招生录取为研究目的,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成立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总课题组”的前身,课题负责人为王诚。]的工作汇报,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高校招生录取系统软件研制和全面推广使用,实现网上录取”的总体工作设想,并要求“网上录取工作目标要明确、进度要明确、机制要明确”。

  11月26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成立了“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总课题组”(以下简称总课题组),这标志着计算机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研发和网上录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课题组工作月报》1998年第1期。]具体安排和操作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工作人员,由瞿振元[瞿振元,1998年7月至2002年4月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司长亲自负责,任总课题组组长,参与人员还有本专科招生处处长胡扶功、副处长杨松[杨松,1998年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本专科招生处副处长,1998~2002年主要负责网上录取及信息管理。2003年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本专科招生处处长。]等;二是总课题组聘请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如王诚、刘卫东等;三是各省区市招办、一些高校招办的工作人员,他们也参加了系统的研制、功能设计、软件开发等工作。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1992年,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成立。2000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管理全市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参见《中心简介》,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网,http://msite.eol.cn/314/6072.shtml,2019年1月13日。]的乔丽娟、岳伟[岳伟,时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副主任。]、张景华[张景华,曾任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副处长、处长,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考试院院长唐佐明、副院长王华等以及各省区市招办有力地配合了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和计算机招生录取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

  要在全国基本实现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技术上主要存在两大困难:第一个困难也是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开发全国通用的计算机招生录取软件系统。全国各省区市招办用一套系统,而且要把全部功能都融入这个系统难度很大。针对这个问题,1998年11月,总课题组在天津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提出系统开发要“遵循统一和分散、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技术上,“网上录取系统应达到‘四个统一’:信息编码统一、考生基础信息统一、同级工作界面统一、高校录取工作软件统一”。第二个困难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关系到高校招生网上录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问题,也是总课题组在研发过程中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信息安全且节约成本,王诚、刘卫东等研究决定使用软件系统来保证信息安全,即通过数据加密传输的方式提升安全级别,而不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特别的硬件设备。

  在观念尚未转变、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探索进行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体现了教育部门抓住时机、先行先试、勇于探索的改革精神。

  二、1999~2001年:研发试点期

  1999年1月中旬,总课题组在天津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刘卫东等演示了普通高校招生现场管理系统[普通高校招生现场管理系统是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一部分,专门供省级招办使用。]及网上录取过程,对总体设计方案和核心软件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人员就网上录取系统建设中的信息标准,电子档案的格式、内容,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试行办法等进行了讨论和修改,会议要求参加高校招生网上录取试点的省区市于3月初派出技术人员,集中进行二次开发。

  2月13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进行录取方式的改革,“重点是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学籍学历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2]教育部要求1999年天津高校招生网上录取要实现“双过半”目标,为此,总课题组于3月7日至4月20日进行了封闭研发,最终完成了系统编码和集成测试,并初步进行了用户测试。6月底至7月初,总课题组在试点地区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开发工作。

  7月上旬,总课题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对普通高校招生现场管理系统予以定型。当时CERNET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只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才能进行远程网上录取,其他高校要到这些学校进行现场录取[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刚开始运行时,只能将网络条件比较好的高校设为主节点,其他高校派人到主节点学校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利用局域网完成网上录取。]。针对CERNET的普及程度不够、网速慢的问题,会议决定由总课题组负责与CERNET协调,提高招生用户网络传输的优先级,保证各招生院校与省区市招办录取现场的信息传递畅通。

  1999年,除广西、天津外,教育部新增了辽宁、福建、湖北、四川、云南、北京、上海、重庆8个省市作为高校招生网上录取试点地区,在这10个省区市的199所高校实施网上录取试点,“在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还实现了远程录取院校及人数‘双过半’。试点工作首战告捷,为全国实现网上录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周远清回忆起1999年和韦钰[韦钰,1993年5月至1998年3月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4月至2002年7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分管科技领域。]在天津招生现场的情景时说:“当在计算机键盘上敲下回车键,最后一名学生确认录取完成后,‘双过半’任务成功实现,天津试点成功,所有在场的人都激动得快流下眼泪,非常鼓舞人心”。

  9月下旬,网上录取试点单位工作总结暨总课题组第四次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明确提出2000年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要实现“三个过半”的目标,即参加网上录取工作的省份过半、参加网上录取试点的高校数过半、通过网上录取招生的新生总数过半。会议强调,在已经形成“四个统一”共识的基础上,要实现专业代码统一、用户端软件统一。此外,会议要求加强考生基础信息电子化,这是网上录取的前提条件,也是网上录取的基础;体检信息的采集要由扫描获取的点阵化图片信息尽快过渡到字符化信息,因为字符化信息占用空间小,信息价值大,能够进行统计分析。

  11月6~21日,总课题组组织部分省区市招办及高校的同志在厦门大学召开“网上录取应用软件功能需求设计工作会议”,集中编写网上录取应用软件功能需求说明书,参加编写的有王华、方放、杨晓玲、杨宏生、赵膺、徐峰、方晓彤、宗毅、杨永、文焱、陈斌、张军、韩冬、张俊、谷振宇、王泽来、蔺为民17位同志,他们编写的长达130页的功能需求说明书体现了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特点,为网上录取工作做出了贡献。

  11月下旬,总课题组第五次工作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讨论并审定了网上录取应用软件功能需求设计任务书,并据此研讨软件修改方案,就专业代码统一、区域投档以及院校对数据的操作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会议还讨论了2000年信息采集工作建议方案,确定了信息采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人员通过研讨而创新的“投档单位”概念及其运用解决了技术与业务衔接的关键点和难点,使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推广运用得到质的提升和突破。

  2000年6月上旬,总课题组第六次工作会议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会议对如何实现“三个过半”的工作目标以及各试点地区相应的子课题组应该如何工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瞿振元指出,“三个过半”是一个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这个目标要花很大工夫才能实现,同时要求西藏也要实现网上录取。为此,北京和四川有关技术人员专程赴拉萨调研并协助西藏招办解决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困难,于2000年高校招生录取前完成了网络建设和数据采集,使西藏的计算机招生网上录取系统成功安装、调试并运营起来。

  6月中下旬,为了使社会各界了解高考网上录取工作情况,教育部“组织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和有关高校进行为期5天的‘2000年远程录取模拟演练’”,并于20日设立了“公开观摩日”,“整个录取过程从投档、阅档到退档、录检,几个网上录取的主要环节进行十分顺利,表明网上录取的软件系统功能,网上传输的速度,网上录取的安全等方面,都能适应网上招生录取工作的需要”,[4]是一次成功的演练。

  7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河南、内蒙古等21个省市区进行了网上录取的试点工作,参加网上录取的省市数达到了68%,参与网上录取试点的高等院校有845所,占目前高校总数的82%”,[1](p.72)通过网上录取的学生有112万人,约占当年高校录取新生220.6万人的51%,其中远程网上录取学生为30.6万人,这标志着2000年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实现了“三个过半”的目标。

  10月,2000年网上录取试点单位工作总结暨总课题组第七次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提出2001年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目标是:全国各省区市均实施网上录取,同时努力扩大远程网上录取数量,为2002年基本实现普通高校招生远程网上录取奠定基础。

  2001年1月,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暨总课题组第八次工作会议在陕西西安召开,会议确定了2001年全面实现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目标,并就网上录取系统和安全系统的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的进一步理顺、技术培训工作以及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通知》,对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做了全面部署。[5]2月21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出《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信息管理工作,并颁发了重新修订的“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管理基本信息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3月12~28日,总课题组在海南海口举办了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应用软件技术培训,这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参加培训的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网上录取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和使用方法。通过培训,参训人员成为各省区市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技术骨干,并担当起培训本地区招办其他工作人员的任务,为圆满完成2001年网上录取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峰:《“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应用软件技术培训”工作总结》,2001年3月29日。]

  6月,总课题组第九次工作会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会议对2001年网上录取工作和信息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各省区市汇报交流了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以确保全国全面实现网上录取的工作目标。同时,会议对各地技术骨干使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据检查及统计系统进行了培训。据统计,2001年,全国450余万名考生电子档案(含报名、体检、志愿、成绩等)采集的考生信息高达14亿项。

  2001年,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其中“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浙江、广西、重庆、云南、西藏、福建、陕西等13个省市区远程网上录取的学生数超过了50%,内蒙古、浙江、福建、河南、西藏等省市区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远程化管理模式”。[1](p.96)这标志着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取得了成功,是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

  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从1999年10个省区市试点且天津实现“双过半”,到2000年全国实现“三个过半”,再到2001年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推开,三年迈出了三大步。

  三、2002~2004年:完善提高期

  至2001年,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省际、高校间管理及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安全保障体系尚有欠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还有待加强,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的措施还不够完备。针对这些问题,2002~2004年,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相关工作,如进一步修改完善应用系统软件,开展研讨性技术培训,加强院校对录取工作软件的使用培训;安全系统逐步将软件版本的NetST[NetST是同方信息安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防火墙产品的名称。]防火墙升级为硬件防火墙,并采用病毒检测、防护软件和入侵监测软件,以免网络受到攻击造成瘫痪和数据损失。

  2002年6月上旬,总课题组第十次工作会议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这也是总课题组最后一次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系统总结了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研发阶段的工作,指出这一招生录取手段顺应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现代化趋势,有利于维护招生的公平、公正。伴随着总课题组研发工作的胜利完成和维护运行工作的开始,各省区市开始依靠自己的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为了完善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全国网上录取技术协作组”[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组织各省技术骨干成立了“全国网上录取技术协作组”,承担网上录取系统的技术维护工作,王诚、刘卫东等为顾问。],并完善了《全国网上录取技术协作组章程》和《2002年全国远程录取模拟演练工作方案》。

  2002年,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目标是基本实现远程化网上录取,即全部按照远程网上录取的方式进行管理,远程网上录取的学生数量应超过录取学生总数的80%。[6]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要全面实现高校招生远程录取,同时要求加强信息采集管理,做到每个考生的信息都准确无误、格式规范;尽快提高信息采集的字符化程度,提高信息的可利用度;适当加大考生电子档案的信息量,以适应和满足高校在录取时对考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要求;高度重视并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全面考虑信息传输的方式和保障问题,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畅通。

  经过总课题组成员和招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至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基本实现了远程网上录取,进行异地远程录取的院校数占当年全国招生院校总数的90%,“结束了高校招生工作人员必须到各省区市考试机构驻场录取的历史”。[3]

  2003~2004年,教育部在网上录取系统建设、运行维护方面指导、支持“全国网上录取技术协作组”重点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围绕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整体方案,结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二期)”的实施,建立了国家级、省级招生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加强招生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努力向考生和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实时查询服务,实施阳光工程,保证招生录取的公平、公开、公正。二是研究推进投档录取方式改革及其技术实现,如“平行志愿投档”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简化了录取中间环节。三是研究实现考生信息采集项目的扩充和建立考生诚信档案。四是积极开展安全系统研制和各类公网病毒防范,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或降低安全隐患的途径,以保障网络安全、录取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笔者根据2003~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整体工作方案整理。]

  2002~2004年,高校招生异地远程录取的院校数占全国招生院校总数的90%,结束了高校招生工作人员现场录取的历史,网上录取工作的重点转向加强信息安全、完善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方面。

  四、2005~2007年:巩固成熟期

  在完善网上录取系统投档功能,加强信息采集、管理、使用,提高系统安全性能等工作的基础上,经湖南、陕西两省的探索试点,2005年3月,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的通知》[7],进一步完善了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简称“六公开”。阳光工程是教育部在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基础上推出的,是网上录取系统更高层次的应用和发展,阳光招生使社会对招生工作的监督更加有效,使信息公开、录取公正成为现实。自1999年全国高校招生试行并逐步推广网上录取以来,CERNET一直承担着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网络安全及传输保障工作,但随着远程录取的全面实施,招生高校的增多和高校网络接入渠道的多样化,各电信运营商网络与CERNET之间、各电信运营商网络之间互联互通不畅问题以及跨域网上录取的安全风险防范问题愈加突出,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带宽不足、网速不快等导致考生信息传递不畅,录取系统容易遭受病毒侵害和恶意攻击等,对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造成较大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2006年4月18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实施“高校招生网络安全畅通工程”的通知》要求CERNET“向新接入CERNET的高校提供光纤高速接入、电路专线接入和虚拟电路接入(VPN)等不同方式的接入服务。同时,须向新接入的高校提供所需的CERNET的真实IP地址、edu.cn域名、技术安全保障系统和24小时客户服务”,“各省级招办须确保本单位录取期间的现场局域网以专线高速接入CERNET”,“高校应积极配合并采取有效、可行的方式,实现与CERNET的直接互连”。[8]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教育部、省级招办及高校网络的安全畅通,解决了多年困扰远程录取的问题。

  自开展网上录取工作以来,高校一般是以人工输入用户名、密码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恶意攻击行为时有发生,对网上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不良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网上录取系统的安全强度和等级,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自2007年起,教育部对网上录取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简称“密钥工程”),即向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发放招生准入密钥,将过去人工输入用户名、密码的认证系统升级改造为USB-KEY双因子硬件身份认证系统。至2007年6月,教育部完成了各省区市招办身份的鉴别及对高校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的使用培训,并由专业机构向省区市、高校招办发放了密钥。此举有效保障了此后网上录取系统的安全运行,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建设、运行维护工作日臻完善。

  五、我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的意义

  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是教育部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现场录取费时费力和招生中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问题,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招生的一种战略选择。从现场录取到网上录取,这是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招生网上录取系统是CERNET建立以后成功运用的典范,是我国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成功运用。同时,招生网上录取系统是全国高校招生、学籍学历管理、毕业生就业远程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促进了教育公平。网上录取使招生工作处于“阳光”下,使录取行为更规范、录取过程更公开、录取结果更公正。

  第三,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实行网上录取,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作的时间。由于招生院校不再需要派人到现场录取,所需经费大幅度下降。“据有关部门估计,网上录取扣除制作电子档案的开支,平均每个省节约住宿费等经费200万元,每所高校节约经费也将达到数十万元,仅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每年亿元以上。如果再将制作电子档案后,招生数据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计算在内,效益还可大幅度增加”。[9]

  第四,完善了招生录取体制,进而推动整个高考制度不断完善。网上录取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高校招生录取体制,实现了全社会全方位监督,为进一步深化高考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了条件。网上录取系统为现在全国实行的阳光招生、平行投档提供了数据基础和可操作的平台。2017年,上海、浙江实行的高考综合改革,如果没有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支持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五,加强了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当时开发建立计算机网上录取系统,目的并不仅是招生录取,还有更长远的设想。周远清说:“网上录取系统属于全国统一的,运行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招生、学籍学历管理和毕业生就业远程服务一体化的综合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希望网上录取的相关信息,能够跟随学生成长步伐,记录学生成长历程,逐步建立起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到学生毕业时,网上录取信息、学生学籍管理信息自动汇入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然后进一步生成为国家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信息保障”。瞿振元说:“我们想建立的系统是包括招生录取、学校的学历、学籍管理工作和毕业生的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系统”。[1](p.105)这样,借由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可以建立起从高校招生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到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最后到国家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的完整链条。

  第六,培养了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后备力量。回顾总结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的历程和经验,一是上下同心、各方协力、与时俱进,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运用先进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录取手段的现代化变革;二是行政推动、专家支撑,勇于创新实践,建立起一支专家与行政、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为招生考试事业培养了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后备力量。很多参加过网上录取工作的青年干部逐步成长为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中坚力量。

  总之,我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大大推动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促使录取行为更规范、录取过程更公开、录取结果更公正,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益,直接推动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成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技术基础和支撑,是社会及广大考生、家长和招生院校公认的无争议改革,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深远的影响。

  [参引文献]

  [1]瞿振元:《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高考、招生与就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2/20000529/80866.html,2019年1月14日。

  [3]姜钢:《网上录取:高校招生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12期。

  [4]《教育部组织高考网上录取模拟演练》,《光明日报》2000年6月21日。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政报》2001年第3期。

  [6]周远清主编:《迈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7]《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年第5期。

  [8]《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实施“高校招生网络安全畅通工程”的通知》,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law/flfg/txt/2006-08/08/content_7056449.htm,2019年1月15日。

  [9]王泽来:《信息化推动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十周年启示》,《中国轻工教育》2010年第4期。

  [作者简介]周远清,教育部原副部长,100816;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100088;杨松,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100084;王诚,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00084;刘卫东,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00084;万作芳,教育学博士,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88。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4期。

  [责任编辑:郑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