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教育史
高校科学发展的基本问题
发布时间: 2010-08-16    作者:魏饴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8-16
  字体:(     ) 关闭窗口

  高等学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以学校事业发展为第一要义,核心是“以生为本”,基本要求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根本方法是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统筹兼顾。

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与发展战略

  办学理念是对办学策略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指导思想等。它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办一所大学首先定位要准,否则容易导致办学目标和工作思路不清晰。办学定位并不是某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与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主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在一所仅有本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办学层次定位就只能是教学型而不可能是教学研究型,更不可能是研究教学型或者是研究型。

  一所大学不能没有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它是根据办学定位和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指南,办学思路依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思路贵在准确、清晰和中的。

师本、生本与人本关系

  在教育研究中,近年来关于师本、生本与人本关系问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郭思乐说,教育“本体的寻找受许多因素支配:认识地位、视角、专业知识等等。而归结起来,最大的类本体,就是师本教育体系。我们把为教师的教育设计,误以为是为学生的教育设计。因此,不解决是进行师本还是生本教育的问题,不可能真正实现‘为了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师本教育体系”的确存在。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理论,实际上是把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程式化了。不过,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有问题,罗杰斯所谓“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的说法”值得怀疑。既然“师本”是针对教学过程来说的,那么它与“生本”的关系也就不难区别了。“师本”强调教学过程;“生本”强调教学目的,两者讨论的前提条件并不一致,因而不便比较。就教育过程而言,单提哪一个方面都不恰当,二者应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来看,强调“以生为本”这个核心应当是可以的。

  不论以生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从实际情况看,常常有“无人”教育的情况。无人的教育是怎样的?笼统地讲,是重科学而轻人文,重理性而轻情感,重控制而轻关怀。

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加强素质教育

  首先要重视文化经典教育。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里,文化经典教育大有淡化甚至取消的趋向。事实上,传统文化经典永远也不会过时。据说,由企鹅USA出版社出版的老子《道德经》,近些年特别畅销,荣居美国畅销书前列,并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ll位。美国数学家麦克·哈特在《人类百位名人排座次》一书中,将老子排在第75位。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其次是要坚持显隐并重的课程形式。素质教育内容不仅要通过传统的显性课程来传授,而且应注意通过耳濡目染的隐性课程来实施。知识可以从课堂教学来,但人的素质却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得来,而需要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

  最后是要坚持素质为本、德育为先。二战以来,在发达国家首先表现出的科学综合和行业综合的趋势愈来愈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减少专业数量,提倡学科交叉,增强课程间的融合,关注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发展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人的素质如何自然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在人的所有素质因素当中,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做人”的灵魂。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才能以“德”的力量驾驭自己的发展方向。 

    1. 论1950年代高等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
    2. 辽宁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交流材料摘编
    3. 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
    4. 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17日在京召开
    5. 构建更高效科研体系
    6. 怎么解决高教资源省域布局不协调
    7. 中小学校要和高等学校协同创新
    8.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发布
    9. 高校中共党史学科拓展研究领域的几点思考
    10. 理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