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变迁史
近5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婚姻匹配模式及时代变迁
发布时间: 2020-10-29    作者:诸萍    来源:南方人口 2020-02-15
  字体:(     ) 关闭窗口

  近5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婚姻匹配模式及时代变迁

  ——基于初婚夫妇户籍所在地及性别视角的分析

  摘要:文章利用国家卫计委2016年进行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基于流动人口初婚夫妇的户籍所在地与性别视角,将婚配类型划分为"外地男-外地女"、"本地男-外地女"和"外地男-本地女"三种,从初婚年龄、婚龄差、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分布区域及迁移范围等角度对当前流动人口的婚姻匹配模式和变迁进行了研究。在三种不同婚配类型中,"外地男-外地女"婚配类型占比最大,但随着时代变迁,流动人口在迁入地同本地户籍人口的通婚现象不断增多。并且,在流动人口匹配本地户籍人口的婚配模式中,夫妻双方表现为初婚年龄普遍延迟,"男大女小"婚龄匹配出现异化;本地户籍人口适婚年龄更为宽松,夫妻年龄差两极化扩大;农业户口比重不断减少,户口匹配呈"流动人口向上婚";教育匹配以"同质婚"为主,教育匹配中"男高女低"和"女高男低"此消彼长等现象;从分布区域及迁移范围来看,迁入地的行政等级越高、迁移的范围越小,流动人口同本地户籍人口通婚现象越普遍。从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初婚匹配模式的变化、特征及时代变迁中可以看到,我国各地区的社会开放程度都在稳步提升。

  全文见附件

  1. 近5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婚姻匹配模_省略_婚夫妇户籍所在地及性别视角的分析_诸萍.pdf
  1. 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
  2. 对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动的分析和讨论
  3. 2000年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特征演变
  4. 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5. 城镇居民婚姻匹配和家庭收入变动:1991~2009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
  7.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代内职业流动
  8. 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70年
  9. 农村青年社会流动方式之变迁(1978~2010)
  10.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变迁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