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生活史
为了让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发布时间: 2010-09-15    作者:邹声文    来源:新华社 2010-09-15
  字体:(     ) 关闭窗口

——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涉“水”建议促进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民生难题纪实

  因为一个“水”字,宁夏中南部地区的人们在干旱中“苦瘠甲天下”千百年。

  因为一个“水”字,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直牵挂着生活在那里的260万各族群众。

  确保饮水安全、发展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移民、关注环境保护……从2005年至今,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扣“水”字重点督办有关代表建议,极大促进了宁夏中南部地区最大民生难题的解决。

  9月10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来到宁夏调研,走访农户、听取汇报,实地检查代表建议办理效果,强调要着力推动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水”的问题,让困难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明确要求创新机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力督办代表涉“水”建议

  提出议案建议,是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式。

  宁夏中南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只有250毫米,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4倍以上,60年来干旱年头竟有50年之多,是典型的十年九旱地区。宁夏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制约宁夏中南部群众生存发展最大瓶颈深入调研,提出了一系列涉及“水”问题、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发挥代表的作用,把督办代表建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5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加强综合分析,确定重点建议,明确承办单位,认真跟踪督办,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常委会领导同志首次明确提出确定重点建议、加强跟踪督办的要求,为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高办理质量指明了方向。

  当年4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常委会办公厅向133家代表建议承办单位统一交办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所提的5800多件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与国务院充分沟通基础上,确定对10项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其中就包括了宁夏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发展西部干旱地区节水农业的建议》和《关于在黄土高原类型区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明确由水利部分别会同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等承办,由全国人大民委负责督办。此后几年,宁夏代表团所提建议中又有数件因关系自治区中南部地区农村饮水安全、节水农业发展、生态恢复与保护等重大民生问题,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重点督办的建议。

  从数千件代表建议中确定重点督办建议,明确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进行跟踪督办,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完善建议办理工作机制的创新举措。

  2005年6月,根据中央9号文件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制定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关于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的若干意见》等相关工作文件,使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从那时起,吴邦国委员长在每年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都会对代表建议办理提出具体要求。

  今年9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前往宁夏调研。一登上专机,他立即召集全国人大有关负责同志,详细了解涉及宁夏中南部地区“水”问题的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和实际效果,明确提出要通过此次调研推动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水”的问题。

  调研中,委员长亲赴中南部地区实地察看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指示随行的有关负责同志与自治区有关方面座谈,了解有关建议办理的最新情况。在听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汇报时,他再次就代表建议涉及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办理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

    1. 欧阳坚:“四个全面” 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指引
    2. 群众路线是怎样形成的
    3. 许耀桐:群众路线是如何萌发、提出和确立的
    4. 生动体现群众路线的最新力作
    5.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观与实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