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周恩来研究
"文革"中周恩来如何支撑核发展计划
发布时间: 2011-01-08    作者:孟昭瑞    来源:国史网 2011-01-08
  字体:(     ) 关闭窗口

   可能是预感到国内的形势越来越不乐观,继1966311日召开中央专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后,周恩来又在四五月间,连续三次主持召开专委会会议,研究进行热核试验等问题。终于抢在《五一六通知》下发前,在59日,成功进行了一次热核试验,即通常所说的第三次核试验。

  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回忆说:“1966年6月30,周恩来还亲自到火箭发射试验基地视察工作。同年9月,当我国核弹、导弹结合试验的工作准备就绪时,周恩来又亲自过问实验工作的许多细节,包括导弹飞行弹道、爆点、安全自毁装置等,并一再指示,要绝对保证安全。直到国防科委、二机部、七机部对两弹结合的保险措施和安全自毁装置试验和试验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证实后,周恩来才放下心来。

  文革狂飙中的925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中央专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他既要表态支持文革,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国防科技事业少受干扰,其把握难易程度,不言自明。他在会上宣布:中央已决定,工厂企业、研究机关、农村、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一律不组织红卫兵。已经组织了的,要协商取消。把劲头用到科研生产上去。原子弹爆炸,有专家的功劳。这些人不是资本家,不是右派,只要他们积极工作,即便是在思想上有毛病,在工作上还是要团结。

  108日,周恩来明确提出,对核试验要武装保卫,排除红卫兵的干扰,保证试验安全进行。

  1027日,装备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东风二号,准确命中目标,两弹结合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周恩来又不失时机地指出:“‘两弹结合进展顺利,接着要抓战术导弹(地空、海防)

  在此期间,专门委员会还原则批准研制攻击型潜艇。

  1211日,周恩来在中央专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提出了要研制人造卫星。同时,为使核武器系列化,周恩来提出,1968年要把东风3搞出来,东风4可以试,洲际导弹也可能搞出来,全部在这四年内(1964~1968)解决。并同意在当年12月底或次年1月初进行这两次试验。

  1967年,局势更加混乱,夺权风也刮到了国防科技领域。周恩来为了保护中央专委和国防科技骨干,想方设法阻止造反派夺权,而造反派却打着革命旗号恣意妄为。这个度如何把握,实际上要比走钢丝还难。针对二机部造反派夺了党委领导权一事,他气愤地说:你们简直没边了。部党委上面还有中央,不能叫部党委靠边站。又说,与国防工业相关的各部部长、司局长,除中央已宣布停职反省的外,你们一个也不能扣留。否则,你们就要犯错误。没经中央批准,你们宣布罢官是不算数的。现在对干部的斗争方式已发展到打人、挂牌、游街,这是倾路线的恶劣作风,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了。我看了心里很难过。如果不指出来,让这样发展下去,我就有罪了。

    1. 周恩来国防建设思想探析
    2. 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周恩来
    3. 周恩来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法工作
    4. 五四运动中的周恩来
    5. 周恩来与日侨归国问题的解决
    6. 周恩来关于科技伦理道德的论断和要求
    7. 略论周恩来的谈判艺术
    8. 周恩来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防尖端科技
    9. 周恩来“改革”和“开放”思想初探
    10. 周恩来:“思想改造首先是自我批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