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社会各界代表性人物研究
何祥美:中国士兵的时代形象
发布时间: 2010-07-02    作者:代烽 丁广阳 胡伟 陈云    来源:《解放军报》 2010-07-02
  字体:(     ) 关闭窗口

  一名中国士兵的“职业元素”
  “士兵,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和群体。一个人当几年兵,是为国家尽义务,但当一名能打赢的合格士兵,得有职业精神和职业担当。” ——摘自何祥美笔记
  何祥美所在部队有所“猎人学校”,官兵称之为“魔鬼训练营”。
  参加“猎人”集训的学员,都是军区各部队千里挑一选送的。何祥美曾是这群“猎人”中的一员,他和战友们每天都要经历炼狱般的磨炼。
  考验,是体能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集训队门口,升起学员所在部队的旗帜,如被淘汰或自动退出,旗帜将被降下。
  一次,何祥美通过“滚动拒木”时从下面钻了过去。“猎人”集训队队长颜启昌严厉指责了他,何祥美回答:“我实在顶不住了。”
  颜启昌脸一拉,吼道:“不!这是增加了一次让敌人消灭你的机会。如果顶不住了,去把自己部队的旗帜降下来。”
  那天,何祥美罚自己重做了10遍。入夜,浑身像散了架的何祥美辗转难眠:当一名能打赢的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何祥美先天条件并不好,刚入伍时身高⒈69米,体重80公斤,是新兵连“第一胖”。正是经过一次次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磨砺,他终于成长为一名“三栖精兵”。
  把每发子弹都当作最后一发打,把每次机遇都当作塑造士兵形象的契机,这是何祥美的追求。
  深秋季节,一场对抗演练打响。“红军”侦察分队任务:48小时内渗透到90公里外的“敌”后获取情报。9个侦察小组分批出发,何祥美率3名队员是最后一组。
  200多名“蓝军”围追堵截,沿途设置了重重关卡,还动用了10多种先进的侦察装备。
  何祥美带领队员时而化装潜行,时而躲避技术侦察,突破合围搜索,一路与“蓝军”周旋。30多个小时过去了,当他们精疲力竭时,一架“敌”侦察机呼啸而来。此时,身边有一个臭水塘,何祥美和3名队员迅速潜到泥水里,等“敌机”掠过,4个“泥人”才露出了头。
  这次演练,何祥美率侦察小组第一个到达预定地域,顺利获取情报,成为唯一圆满完成任务的战斗小组。
  何祥美在笔记中写道:“士兵,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和群体。一个人当几年兵,是为国家尽义务,但当一名能打赢的合格士兵,得有职业精神和职业担当。”
  执行“上合组织峰会”安保任务期间,何祥美一抵达上海便提出,考虑到气候、地理、磁场等变化,要对部队带去执行任务的6支狙击步枪重新校验。
  当时,警方明确规定,“峰会”期间,上海市任何单位及驻军不许射击。警方拒绝了何祥美的建议,战友们也有颇多不解:部队出发前校过枪,何必重校?
  “必须校枪!”何祥美据理力争,狙击手的职责就是要保证会议的绝对安全,这关系到国家的声誉。
  很快,公安部指示:允许校枪。校验结果令人吃惊:6支狙击步枪,弹着点全部偏低。警方负责人由衷感叹:“1号狙击手当之无愧,是职业精神塑造了‘枪王’。”
  士兵的职业担当与牺牲奉献是一对孪生兄弟。
  2004年底和2007年底,何祥美先后一期、二期士官服役期满,上海、广州、泉州等多个地方的公安部门派人或来函,协商特招何祥美进特警队、转公务员。有人劝他:“地方招公务员百里挑一,你可不要错失良机!”
  自己这身本领,是战场对敌的“撒手锏”,不是个人前途的“敲门砖”。何祥美多次毅然放弃这样的机会。他说:“打枪想多了会跑靶,得失想多了会走神。”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