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其他国家领导人生平与思想研究
永不言悔的共产党员――张闻天的最后岁月
发布时间: 2010-07-01    作者:于继增 刘秀娟    来源:《党史博采》 2010-07-01
  字体:(     ) 关闭窗口

  再次打击下的铮铮铁骨

   张闻天到经济研究所后,党中央的活动几乎与他无缘了。出乎意料的是,1961年的岁尾,他接到了出席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的通知。
  1961111在北京开幕的扩大会议,俗称七千人大会,是中共历史上一次别开生面的大会。张闻天不仅出席了会议,而且还坐上了主席台。因为他的八届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身份还保留着,所以被安排为这次会议的主席团成员。这对于在研究所赋闲的张闻天来说,是一个好兆头。
  这是一次总结经验教训的大会。刘少奇指出,造成当前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毛泽东也作了自我批评,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这次会议还发出了《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
  这给了张闻天很大的鼓舞,他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转机和希望。彭德怀写了八万字的申诉信,要求中央全面审查他的历史。而张闻天并没有提出自己的要求。他将目光集中在经济研究和集市贸易等问题上,想为中央克服经济困难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会后,他就同夫人刘英商量,要外出作一次调查研究。刘英说:你是犯错误的人,上面能同意吗?张闻天满有把握地说:估计问题不大。他把打算到江苏、浙江、上海、湖南等地作调查的报告送了上去。不久,中办主任杨尚昆来电话说,中央已经同意了。
  1962418,张闻天和夫人刘英、3岁的养女小倩及两位经济所的同志,开始了南方之行。这次农村调查历时两个多月,走访了20多个县市。集市贸易是张闻天调查的重点,他特别关心市场情况,询问市场上有些什么东西可以买卖,粮食是否可以交易。为此他还特意去了集贸市场,他说,我看自由市场现在商品不多,但有强大的生命力,将来很有前途。
  回到北京后,张闻天顾不上休息,撰写了《关于集市贸易等问题的一些意见》,在经济所进行了讨论修改。有人建议他最好不要向上面送这样的材料,但张闻天坚持要送,他说:这是影响人民生活的大问题,而且也反映了群众的要求,怎么能够不提;至于听不听是中央的事,我是共产党员,既然看到问题,该提的建议还是要提。
  结果,这篇被称为集市贸易意见书的调查报告成了新罪证。在随后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批判黑暗风单干风相联系的翻案风,并继续审查彭黄张周反党集团,追逼里通外国。康生说张闻天曾讲斯大林晚年错误,我看里通外国的帽子戴得对。张闻天据理力争,讲清此话事实真相,坚持说这些事实不能作为里通外国的根据。他钢铁般的辩白使得康生无言以对。
  八届十中全会后,中央取消了张闻天参加中央一切会议、阅读中央一切文件的权利,并由彭德怀专案组连带审查。到1964年秋天,就连与孙冶方等人的工作关系也不能维持下去了。
  孙冶方因为写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利润指标》一文,被《红旗》杂志主编陈伯达登出批判,说他是中国最大的修正主义者,孙冶方被停职反省。康生、陈伯达派出了一个由70人组成的四清工作队,进驻经济研究所,说孙冶方的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支持张闻天在经济所进行反党活动;而张闻天的反党纲领,就是他的集市贸易意见书。他们对这份材料组织系统批判,上纲上线,最后的结论是:张闻天的主张反映了地主、富农以及一切向往资本主义道路的富裕中农的要求,张闻天充当了资产阶级、投机商人的代言人的角色。是又一次向党进攻,性质的严重超过了庐山会议上的发言。他们被打成张孙反党集团,孙冶方被撤销经济研究所所长职务,同时也撤销了张闻天特约研究员职务。
  张闻天被彻底冷落,但隔上一段时间,他总要给毛泽东、刘少奇写信报告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每写出一篇文稿,都要送他们参阅。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近来脑筋里似乎有许多思想要求我把它写出来,可惜,今年已经六十四岁,自觉年老力衰,精力不济,究竟一个人能搞出什么东西,自己也不敢有什么奢望,但我一定要努力为之。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所关注的仍然是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他曾在一份文稿里写了现在一些文件上,把对立统一规律通俗地称为一分为二,这种说法有缺点。如此不合时宜的观点他都敢提。

    1. 张寿春:张闻天为党精心培育群众路线的杰出贡献
    2. 程中原:破解张闻天研究的两大难题
    3. 论张闻天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历史贡献
    4. 回忆:张闻天从出使苏联到庐山会议之后
    5. 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6. 程中原:张闻天在中央苏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7. 江泽民在纪念张闻天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8. 张金才:陈云怎样保护瞿秋白 张闻天 萧劲光等人的政治生命?
    9. “朱可夫事件”的涟漪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