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自然灾害史
若灾难来袭,珍贵文献能否无虞
发布时间: 2010-07-06    作者:邢宇皓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7-06
  字体:(     ) 关闭窗口

  重大灾难导致珍存文献损失惨重

  ◆2003年,伊拉克战争。在4月10日至12日3天时间内,伴随伊拉克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里成千上万的档案文件、历史记录、古籍、古地图和照片的丢失损毁,伊拉克的一部分重要记忆被永远抹去了。据统计,伊拉克国家档案馆丢失了60%的馆藏,包括大部分微缩胶片和胶卷;国家图书馆丢失了25%的馆藏。

  ◆2004年,印度洋海啸。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档案馆失去了80%的照片档案,亚齐文献信息中心失去了全部文献。

  ◆2005年,美国墨西哥湾沿岸飓风。飓风卡特里娜、丽塔和威尔玛使美国5个州的大约70个博物馆、历史学会和250个图书馆遭到严重破坏。

  ◆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川、陕、甘三省的图书馆遭受重大损失,损毁图书182.24万册,各地图书馆直接经济损失4.36亿元。

——摘自林阳、张靖《中国大陆图书馆文献保护灾难预案调查》

  进入雨季,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洪涝灾害。而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频来袭,不少文献保存机构从业人员心头也被厚厚的阴霾所笼罩——那些承载着人类文明、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献、档案在灾难突然降临之时是否仍能安然无恙?在近日由中日韩三国文献保护专家与会的“自然因素与文献保存保护亚洲地区研讨会”上,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林明公布的一项图书馆抽样调查得出的数据,让人增添了更多的忧虑。

一旦灾难突发,文献抢救或将陷入无序混乱状态

  “在听说有自然灾害发生时,84%的图书馆会意识到受灾地区图书馆藏文献可能会遭受损失,并联想到自身是否具有应对灾难的能力。”林明说。而与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只有23%的图书馆表示自身有成文的文献保护灾难预案。

  林明的数据来自他和同事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50家被抽样的图书馆中有31家返回了有效问卷。虽然从抽样数量上来看,相对于目前全国超过3000家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总量,此次接受调查的不过百分之一,但是,在调查的图书馆名录上我们看到,除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和汶川羌族图书馆分别作为专业图书馆和典型受灾地区图书馆的代表外,其余无一例外是省级或特大城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大型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文献保护水平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线。

  不仅如此,通过对问卷中其他相关内容的分析,林明表示,“在自身有成文的文献保护灾难预案的7家图书馆中,有的所谓‘预案’,大部分是关于紧急事件时的人员安全疏散等内容,并不是针对‘文献保护’的灾难预案。”

  这项调查表明——一旦灾难突发,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的文献抢救工作都将陷入或无序混乱或束手无策的状态。

  突发自然灾害的威胁离文献保存机构到底有多近?

  在上述参与调查的31家图书馆中——2家曾遭火灾,3家曾遭水灾,4家曾遭地震,1家曾遭台风,11家曾遭水管破裂,11家曾遭馆舍漏水,还有8家遭遇过其他事故——只有9家目前尚未遭遇过灾害。换言之,即便是这些设施条件较为优越的大型文献保存机构,其“灾难幸免率”也不超过30%,那些更基层单位所面临的威胁可想而知。

  “灾难对文献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不管是地震、飓风等罕见的自然灾害,还是电力中断、水管破裂等日常突发事件,或者是生物危害、偷盗和故意破坏。预案设计应涉及包括水火在内的,可能对馆藏造成威胁的所有类型灾难。”林明说。 

    1. 文艺该如何记述灾难
    2. 灾难多发有必要完善国际救灾法
    3. 左右极端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4. 灾难跨越国界,惟有守望相助
    5. 灾难通报为何总突出“领导重视”
    6. 抗震救灾:在灾难中学习与进步
    7. 灾难砥砺我们不屈不挠追逐中国梦
    8. 从灾难中学习 在反思中成长
    9. 【热点话题】灾难中凝聚强大的中国力量
    10. 人民日报评论员:灾难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