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区域经济史
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09-12-15    作者:徐锦庚 马跃峰    来源:人民日报 2009-12-15
  字体:(     ) 关闭窗口
图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位示意图

黄河三角洲地区初步构成公路、港口、航运立体交通网络。图为东(营)青(州)高速公路。侯贺良摄

   国务院在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指出,《规划》实施“以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由此可见,“高效生态经济”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题。

  地形地貌特殊 现实需求迫切

  生态领域的著名专家、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博士在其《生态经济》中指出,“所谓的生态经济就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之需的前景的经济。”生态经济就是“一个能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要求经济政策的形成,要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高效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在海、河、陆相互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形地貌、生物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地理与经济单元,开发建设中要求统筹兼顾,扬长避短。

  ——自然资源丰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巨大,需要加快开发。黄河三角洲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有利于农业开发和工业、服务业项目的布局;油气资源丰富,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盐卤资源丰富,具备进行大规模原盐开采和盐化工的资源条件;海洋滩涂资源丰富,是山东省发展浅海和滩涂养殖潜力最大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既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又拥有河口湿地自然景观。

  ——区位优势潜力巨大,需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黄河三角洲处于环渤海经济带与黄河经济带交接地带,京津冀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复合地带,是连结两者的重要节点,目前已具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多功能交通网络,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具雏形,联系国内外的大通道已经基本建立,同山东省内各大城市铁路、公路运输便利,海港、空港也有了一定基础。但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区位优势的发挥,必须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较重,需要加强保护。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上,形成其特有的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格局,不但是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承载体,也是东部海潮经常侵袭的受害者,加上开发较晚,国土整治历史欠账多,海岸防护体系不健全,极易受到洪水、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侵袭,海岸蚀退明显,土地盐碱化较高,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勘探、钻井、采油等生产过程不仅对土地造成明显破坏,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环境治理与土地恢复整理的难度较大,面临着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必须加强保护,才能实现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淡水资源较短缺,需要进一步开源节流。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退海之地,由于成陆时间短,土地碱化严重,淡水资源十分匮乏。全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540毫米,人均占有淡水量约为300立方米,是山东省人均占有量的85%左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0%左右,需要增加黄河来水量,发展节水型产业。

  ——区域经济基础薄弱,需要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黄河三角洲地区尤其是东营市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石油开采已进入后稳定期,做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发展接续产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由于环境脆弱,这里不适合发展高排放的产业和走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只能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环境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任务。

    1. 黄河三角洲插上腾飞的翅膀——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
    2. 一线贯通“蓝黄”两区
    3. 山东统筹规划四大临港产业区
    4. 科技创新创出新天地
    5. 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6. 在生态经济中“摆脱贫困”
    7. 生态经济谱新篇
    8. 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解读
    9. 筑牢生态长城
    10. 坐拥绿色好致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