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运行史
20世纪50年代的职工储蓄动员与现代国家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7-25    作者:林超超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2-01-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伴随着现代国家建设,政府对民众日常生活的介入与塑造愈益加深。1949年以后,为了早日向工业国转变,国家选择了高投入、高积累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调整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部分的比重,个体消费者的经济活动也因此被纳入国家计划的范畴。储蓄作为一种延期消费,具有调节货币流通、推迟社会购买力、增加生产建设资金的作用。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城市居民特别是职工储蓄的推广力度。对银行储蓄的大力提倡和动员,成为国家调整积累与消费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在无形中改造了民众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根植于传统“熟人社会”的民间借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现代国家推广银行储蓄的一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互助储金会等新型的互助互济组织应运而生,承担着将职工从民间信贷导向银行储蓄的历史功能。

  全文见附件

  1. 20世纪50年代的职工储蓄动员与现代国家建设_林超超.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