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
武力|“四千四万”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农民贡献
发布时间: 2023-07-14    作者:武力    来源:江南论坛 2023-06-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20世纪70—80年代,江浙地区的农民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创造了“四千四万”精神。凭着这种精神,中国农民创造了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90年代“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为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前,苏南农村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和人多地少等问题,主动发展社队企业,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江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形成“苏南模式”;同时,浙江的个体和私营经济也迎来大发展,形成“温州模式”;“四千四万”精神成为这两种模式的精神符号。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四千四万”精神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依然需要传承和发扬。

  全文见附件

  1. “四千四万”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农民贡献_武力.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