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外视域
戈尔巴乔夫谈叶利钦
发布时间: 2010-09-03    作者:[俄]戈尔巴乔夫 斯拉文著 孙凌齐 李京洲译    来源:书摘 2010-09-03
  字体:(     ) 关闭窗口

不能硬把国家搞垮   

  斯拉文: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您如何从总体上评价新自由派改革的结果和叶利钦在其中的作用?

  戈尔巴乔夫:我把叶利钦的改革时期称作"狂飙突进"时期。这是一种对俄罗斯进行极端激进改革的做法。叶利钦想让所有的人看看应该怎样进行改革:不能拖拖拉拉,不能犹豫不决——这就是他的搞法。

  从客观事实看,我应当说,叶利钦的反面作用要比正面作用大。一个国家的历史不可能一无是处。总是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发生了变化,变得与过去不同了。将来,我们对国家的指望会越来越小,而个人的主动性将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当我们退下来的时候,国家还是个社会保障国家。我们走进市场时感到非常不习惯,特别是老一辈人。然而,就连这些人也改变了,他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为俄罗斯大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但这一切都抵不上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衰退,工业遭到全面破坏,最主要的是科学潜力遭到破坏,而这一潜力曾经是巨大的。

  大批科学人才外流到世界其他国家。不过教育保留了下来。只有依靠教育我们才能摆脱困境。正是精神和文化财富使我们仍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如果一个人的精神被摧毁,那他就变成了废人,变成了行尸走肉。要知道,教育和科学是我们赖以前进的动力。

  我们的军队处境艰难。所有关键的命脉部门,也就是构成任何社会的基础的那些部门,都遭到了破坏。叶利钦改革的结果就是彻底的失败。他那无视现实、虽仍带有布尔什维主义色彩却已改头换面的改革构想本身就决定了这一结果。他要把别国的模式强加给俄罗斯。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1. 戈尔巴乔夫访华纪录
    2. 对苏联“改革”及赫鲁晓夫等人的政治评价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