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强大支撑——关于新唐山人文精神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11-01-25    作者:张继成 邵荃 等    来源:光明日报 2011-01-25
  字体:(     ) 关闭窗口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和品格。唐山,一座在地震废墟上崛起的英雄城市,曾伴随新中国的成长和改革开放的春风,谱写了一曲曲精神的赞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唐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要求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大力弘扬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核心内容的新唐山人文精神,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都伟大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也为当前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了有效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北省唐山市地处渤海之滨,毗邻京津,具有百年工业历史。辖区面积13472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30万,其中城市人口310万,下辖2市6县6区、1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5个省级开发区。   

  唐山,人称“煤都”、“北方瓷都”,是一座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城市。1976年在大地震中被夷为平地。震后3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的大力支援下,唐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崭新的雄姿,屹立在世人面前。今天,唐山的综合实力已从地震初期的全省11个地市排名倒数第一,跃居全省第一。2009年,唐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780亿元,在全国地级城市排名第4位。

  孕育形成

  唐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燕山、长城、渤海、孤竹古国留下了唐山人文历史脚印。从饮誉国内外的评剧、乐亭大鼓、唐山皮影“冀东三枝花”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东陵,从近代工业摇篮到“科学发展的前沿”,为新唐山人文精神积淀了生存的沃土。唐山曾孕育了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巨匠曹雪芹、评剧之父成兆才、实业巨头周叔弢、桥梁大师茅以升、考古学家裴文中,等等。历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是唐山文化宝库闪烁的明星。

  唐山也是一座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城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催生新唐山人文精神的主线。20世纪以来,先后涌现出“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精神,被毛泽东同志赞誉的“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受到周恩来同志赞扬的“当代愚公”精神,以及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激励唐山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旗帜,赋予新唐山人文精神鲜活的时代元素。2006年7月,在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亲临考察,作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指示,为唐山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伟大实践,成为新唐山人文精神产生的坚实基础。2007年,全市掀起了新唐山人文精神大讨论。2008年初,市委八届四次会议提出“大力弘扬新唐山人文精神”。同年5月,市委集聚民智,凝练出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核心内涵的新唐山人文精神。

  从“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精神到今天的新唐山人文精神,唐山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发展。

    1. 弘扬人文精神—在北大中文系建立一百周年庆祝会上的讲话
    2. 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