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石家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纪实
发布时间: 2010-08-07    作者:韩华山 张剑 晓磊 宝芝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8-07
  字体:(     ) 关闭窗口

 

  水通船通路通景通林带通

  城市因水而动,石家庄是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正因此,石家庄不惜投巨资增加水面。环城水系这一石家庄经典工程正在施工中。在不远的将来,它将实现“水通、船通、路通、景通、林带通”,届时,“靠水而居”的梦想将成为石家庄人的现实选择。

  经典工程奠基“水城”

  历史上,石家庄区域的中心城市依水兴起,傍水迁徙。近来,关于水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先是已经断流40多年的滹沱河市区段全线通水,接着是环绕整个城市的环城水系开工建设。“一河两环”所描绘的省城水系丽影显现。

  2010年7月3日,环城水系建设工程已全面开工。环城水系包括外环水系和内环水系。外环水系全长约102公里,计划形成水面8.2平方公里、绿地24.5平方公里,总投资106亿元。加上之前已完工的民心河一期,正在建设中的民心河二期,一幅“北方水城”的远景隐然再现。今日的石家庄,同样正在依水而兴。 

  东南环水系是外环水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穿京珠高速公路,全长26.7公里,河道平均宽80米,水深2米,两侧绿化带宽150米,工程总投资66.6亿元。预计明年“五一”全面竣工。 

  园林高级工程师于向雄说,环城水系将实现“水通、船通、路通、景通、林带通”的“五通”要求,并具备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地域文化、休闲浏览、产业集聚等多种功能。 

  水系建设惠民日久

  近年来,石家庄市共实施了三项水系工程:一是建成了民心河,形成了全长56.9公里、水面2.5平方公里、绿地2.3平方公里的滨水景观。二是实施了西北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含太平河)。三是实施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 

  民心河引水入市工程在河道两岸新建、改建22座公园、游园,新增城市水面249.6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40万平方米,石家庄从此结束了无河、缺水、少绿的历史,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民心河二期工程日前正在紧张施工中。 

  西北水利防洪生态一期工程,拓宽疏浚河道6.45公里,新增水面面积264万平方米,河北岸建有5个带状公园贯通东西。二期工程,全长18.15公里,占地801公顷,其中河道占地175公顷,园林占地626公顷,到2008年底,除与南水北调并行的4.5公里外,其余地段全部通水。

  太平河综合整治工程位于市区北部,长17.46公里,至今已经全线通水。 

  环城水系这一经典工程的建成,将对石家庄城市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环城水系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其突出表现为三大功能,一是防洪泄洪功能。该工程是城市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有效确保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生态环保功能。通过开发整治,生态恢复,造湖蓄水,建起省会西北部植被茂密的生态绿色屏障和水源涵养最好的保护区域;三是旅游休闲功能。以沿线公园、游园为基础,以水体景观为主轴,打造石家庄西北部极具魅力的风景旅游长廊。 

    1. 石家庄——千年故垒的城市文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