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新疆站在大发展的历史节点
发布时间: 2010-05-17    作者:李辉 袁蕾 王新红    来源:《新疆日报》 2010-05-17
  字体:(     ) 关闭窗口

   资源涌动:推进大发展的强大引擎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区域经济如果有了能源支撑,就有了加速发展的雄厚“内力”。
  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新疆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主力军”。中国油气资源开发重心正加速西移,资本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抢滩新疆。
  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一颗颗战略棋子落下,一家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进驻,投资领域遍及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矿产、太阳能、风能等领域。
  如今,无论是在“塞外江南”伊犁河谷,还是在“生命禁区”罗布泊;无论是在中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还是在“高原明珠”帕米尔,大企业大集团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在借助新疆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沉睡已久的新疆资源涌动不已,为新疆大发展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动力。
  2009年,由新疆生产或传输的油气总量达到5445万吨,占全国能源供应总量的1/4左右。独山子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迪那2凝析油气田、塔里木大化肥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竣工投产,“西气东输”二线新疆段建成通气……
  沿着天山山麓,一条750千伏的“电力高速公路”正在加速延伸。今年年底,新疆电网将和西北电网联接,新疆富集的煤炭资源有望以电力方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内地。
  站在大发展的历史节点上,新疆正在借助一切力量,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承载起我国能源接替区的重任。
  开放格局:推进大发展的坚实凭借
  跨越式发展不能“画地为牢”,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秉持开放的心态,在大开放的格局中实现。
  近年来,自治区依托地缘、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推进“内引外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目前,新疆已经与世界上16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外贸是衡量一个地区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新疆外贸总额从10亿美元到50亿美元用了10年时间;从5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用了3年时间;从10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仅仅用了1年时间。2008年新疆实现外贸额222亿美元,增长62%,比1978年增长了600倍,总额居西部12个省份第一,增幅居全国第二。新疆已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与进出口总额增长同步,新疆外贸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由1981年的几家发展到目前的6758家。正是看中新疆口岸众多拥有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一批沿海企业在产业升级需求和政策激励下,会聚新疆,探路中亚,使得新疆边境地区商潮涌动。
  乌洽会是新疆开放格局的一个缩影。自1992年新疆举办第一届乌洽会以来,它的规模、档次节节攀升,已由当初的地方性展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成为我国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区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经贸盛会。
  站在大发展的历史节点上,新疆正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营造跨越式发展的广阔舞台。
   民生优先:推进大发展的民意支持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享有。唯有如此,2000多万新疆人才能同心同向同调同力,以百倍努力推进大发展。
  与“耀眼”的经济数据并行的是,这些年,新疆集中有限财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让发展变为各族群众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2004年开始,我区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启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截至2008年底,国家和自治区已累计为此项工程投入412亿元,新建和改造抗震安居房189.5万多户。如今,驱车穿行于南北疆密如蛛网的乡村公路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抗震安居房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2003年起,国家和自治区每年投入1.9亿元,开展边远贫困地区免费义务教育,全疆228万名贫困学生受益。2006年,新疆所有农村中小学生实现了免费教育。两年后的秋天,我区又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从而实现了全疆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免费。
  2009年,新疆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高达946亿元,增长30.4%,占财政支出的七成多。
  玉门关外的西域,曾经令人望而断肠,连春风都不愿飞度。如今,多民族聚居的新疆得到的利好之多,可以用“春风频度玉门关”来形容。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居民发现,从抗震安居房建设、防病改水,到农村改厕、农村沼气、通电通路……国家和自治区一项项利民惠民的好政策,正在变成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好日子。
  毫无疑问,新一轮援疆,将是支援地域最广、所涉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的一次援疆行动;毫无疑问,国家层面的大动员,政策、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的大调度,必将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插上腾飞的双翅,为民生的改善奠定新的基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站在大发展的历史节点上,2000多万新疆人当以崭新的姿态,最大限度地释放历史能量,激发现实力量,催化机遇变量,推动新疆大发展的千秋伟业,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未来。

    1. 基于历史方位视角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话语体系
    2. 如何认识当今中国的历史方位
    3. 王伟光:科学判断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方位
    4. 历史方位中的中国道路
    5. 把握历史方位 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7. 中国的国情:“十二五”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