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续志修编传承贵州文化
发布时间: 2009-09-18    作者:黄恺新 杨大德    来源:《当代贵州》 2009-09-18
  字体:(     ) 关闭窗口

  贵州省的修志自宋代起,迄今已经有近900年的历史。

  安顺至贵阳50万伏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安顺市宁谷古汉墓旅游景区开发等,均利用了当地地方志的相关资料。大量的事实说明,谁读志,谁用志,谁受益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一个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其功能和作用是“存史、资治、育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编修地方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事业,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传统。

  贵州省的修志自宋代起,迄今已经有近900年的历史。历史上,贵州省曾编纂了一大批很有影响的名志佳志,如《贵州通志(万历)》、《黔记》、《遵义府志》、《大定府志》、《安顺府志》、《兴义府志》、《贵阳府志》、《镇远府志》、《铜仁府志》、《黎平府志》、《贵州通志(民国)》等,其中也包括一些县志和卫志。盘点贵州从宋至民国期间编修的地方志,共300多部,保存下来的约200部左右。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编修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工作以来,志书编修取得了贵州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绩。20多年来,全省共完成编纂和出版三级志书465部,其中,省级志书67部,市级志书316部,县级志书82部,编纂地情资料和地方年鉴200多部,点校旧志10多部。在1993年和1997年全国地方志书评奖中,共有56部获奖。在1997年由省政府颁奖的第一次全省地方志评奖中,共有43部获奖。在全省6次社科评奖中,共有30部地方志获奖。此外,还有很多地方志在全国、全省的图书评奖中获奖。

  2002年,省政府对20个单位和30人分别授予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人事厅对39个单位和63人分别授予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人事部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全国开展的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中,授予黎平县地方志办公室先进集体和授予郑荣晴(女,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7个单位和15人分别授予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些年来,省直有关单位、黔南州、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等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开展读志用志方面,所取得成效十分显著。地方志有关水文、气候、土地、资源、经济、社会等方面记载,为工农业的发展,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江河湖泊的治理提供了宝贵资料。平塘县委、县政府根据《平塘县志》中摆洗稻米清香、粒软、口感好,曾是清代贡米的记载,结合市场需求的情况,在省农业厅重点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在摆茹、四寨、通州等乡镇实施以摆洗米为项目的优质米示范种植,并于2003年申请注册摆洗贡米”商标。《六盘水市志·卫生医药志》有关药材资源的记载,引起香港与内地合资的东方佰通实业公司的关注,经实地考察后,投资开发六盘水药业。《瓮安县志》有关清水江地质水文的记载,为瓮福磷矿修建清水江提水工程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安顺至贵阳50万伏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安顺市宁谷古汉墓旅游景区开发等,均利用了当地地方志的相关资料。大量的事实说明,谁读志,谁用志,谁受益。

  20多年来,全省的地方志工作历经了建立机构、组织发动、全面开展的过程,为地方志的编纂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工作机制;二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地方志工作“一纳入、五到位”精神;三是不断制定和完善地方志工作制度。

  根据国务院规定,省政府办公厅于20024月启动全省第二轮地方志的编修工作。目前,省级志书规划已经拟定,部分单位已开始编修;市级志书编修工作进展顺利,遵义市、黔南州、黔东南州、毕节地区、铜仁地区、贵阳市的编修工作在总结第一轮编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严密规划,完善制度,井井有条,整体推进;县级志书的编修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精心组织,精心部署,目前,已经有70多个县(市、区、特区)全面启动。2006519日,省地方志办公室通过了对《安顺市西秀区志》的审查验收。

  回顾20多年修志的历程,广大修志工作者无不感慨万千。一位从事修志工作20多年的老同志深有感触地说:“编修地方志是历史赋予的重担与责任,编修地方志清苦、辛苦、艰苦,我无怨无悔。能够为贵州的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做了我想做的这件事,这辈子值了。”这样一种追求和执著的精神,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当代贵州》(黄果树瀑布·文化视点)2006 17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