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辽宁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历程和基本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 2009-09-03    作者:周永生 张天维    来源:中国期刊网 2009-09-03
  字体:(     ) 关闭窗口

  5.实施县域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在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辽宁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结合辽宁的实际,调整了全省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全国重要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种植与养殖,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整村推进扶贫500个。到2007年底,我省实现了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全省县(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农业大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粮食产量达到367亿斤,连续四年获得丰收,创历史最高水平;县域工业主导地位加强,第二产业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49%上升到47%。同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6.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这一阶段我省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表现在:深化了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战略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探索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走股份制发展道路和围绕大型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和重点领域的投入;发展各类资本市场,加快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探索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依法拥有财产性收入;积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稳定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继续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和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

  7.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近几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方针和产业政策,注重发展后劲的培养和提升。一方面,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以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为切入点,加快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积极推进了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沈抚同城化进程,推进沈本一体化建设,推动沈铁工业走廊发展;更好地发挥大连在对外开放中的龙头作用,加快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把辽东半岛经济区建设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对外开放的先导区;突出了辽西沿海经济区城市群的整体优势,以沿海工业区开发为突破口,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朝阳、阜新、铁岭等辽西北地区和民族自治地区转移支付和对口帮扶力度,促进其加快发展;支持和帮助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另一方面根据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需要,继续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推进了近年陆续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确保按时竣工投产和投入使用。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了绥中发电厂二期、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东北东部铁路、锦赤铁路新线、大伙房水库输水等重点工程建设;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加快推进鞍钢营口鲅鱼圈500万吨精品钢材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全力推进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扩建、鞍凌精品钢材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锦西石化千万吨炼油等项目前期工作;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重点推进大连英特尔集成电路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沈飞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合作,争取国家早日批复沈阳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同时继续规划和论证一批重大项目,做到立项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不断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作者简介]周永生(1960-),男,河北乐亭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校委委员、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11期;张天维(1962-),男,辽宁辽阳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