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西藏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西藏政策
发布时间: 2009-08-26    作者:郭永虎 李 晔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2009-04-16
  字体:(     ) 关闭窗口
   四、美国国会干涉西藏事务的活动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行政部门干涉西藏事务的同时,美国国会也卷入到西藏事务之中。后来伴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美国中央情报局基本上停止了对达赖集团的准军事援 助活动。美国对达赖集团的援助开始转型,即从准军事援助向政治经济援助转向并以政治支持 为主,在此过程中,美国国会扮演了重要角色。1976310,达赖集团的下属机构——— “西藏研究会”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西藏叛乱纪念活动,包括施蒂文森和杰克逊在内的12 国会参议员应邀参加。121979年在达赖“访美”期间,达赖与几位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成员会 晤了30分钟,还出席了众议员查理·罗斯组织的由180名国会议员参加的招待会,举行了新 闻发布会,并和参议院外交关系委会的一些成员进行了磋商。  11](p.458 
   美国国会议员参与支持达赖集团的另一起活动是所谓“护照问题”。19778月,一名美 籍藏人阿旺巴卓申请赴印度签证。两周后,他接到的护照上,在出生地一栏,美国国务院标明 其出生地为“中国”而非其设想的“西藏”,便向美国国务院提出抗议。对此,美国护照办公 室法律负责人表示:“这并非国务院的失误所致,由于西藏位于当今中国版图之内,因此,其 出生地一栏必须填写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国务院还进一步解释:“美国的护照政策是 考虑申请者本人的出生地,美国在签发护照时只填写其所属城镇或城市的国家名称”  13  ,这是 美国的一贯政策,美国不能为其破例。  14   19782月,为使美国改变现行的护照政策,达赖 集团的下设机构“西藏自由美国委员会”(后改称“美藏委员会”)发起了一场名为“出生   地———西藏”的运动。他们的目标是试图通过修改现行护照政策进而促使美国国务院在西藏 法律地位问题上改变立场。为此,他们一方面利用媒体表述其主张;另一方面游说美国国会, 要求国会对行政部门施压以改变现行政策。在“美藏委员会”的鼓动下,达赖集团及其支持 者发起了向国会议会写信和到国会山示威的活动。  15   6月,14名美国议员致信卡特声称:“如 果美国不满足藏人要求,会使美国政府表现出过于取悦中国政府而漠视本国人民的合理要 求”。众议院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克莱门特·扎布劳基要求国务院重新考虑其护照出生地政 策,并要求国务院提供一份报告,以阐明其在关于护照签证过程中的出生地政策的决策标准、 法律依据及相关信息。  16  面对国会的压力,美国国务院做出了让步:1979年初起,美籍藏 人不必在出生地项目上填写中国。具体政策为:如果美国公民在护照出生地项目一栏拒绝填写 其目前所属公认的国家名称,他们可以填写其出生地所在城镇的名称,而不必填写国家名 称。  17  美国国务院此举平衡了两方面的利益:一方面,不填“中国”作为出生地满足了藏 人的要求;另一方面,填写出生地所在城镇名称则隐含了他们的出生地属于“中国”而非 “西藏”。 
   20世纪70年代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历史转折期,同时也是美国西藏政策发生一系列变化的 过渡期。尼克松政府时期是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分水岭。在此期间,美国的西藏政策作 为对华政策的一部分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美国逐渐削减并于1974 年终结了对西藏准军事行动的援助资金;另一方面,在达赖“访美”问题上,美国无限期推 迟了“访问”日程。美国对西藏政策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改善中美关系而做出的让步, 但是,这种妥协是有限度的,美国利用西藏分裂势力遏制中国的冷战战略并未因此而改变。尼 克松政府虽然推迟了达赖的“访美”计划,但是搁置本身即为日后时机成熟后达赖“访美” 留下了回旋余地。1979年美国首次允许达赖“访美”便证明了这一点。也是在这一阶段,美 国国会开始卷入西藏事务。从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西藏秘密行动提供资金保障到为达赖集团提 供经济援助,再到为国外“藏独”势力提供政治声援,从总体上看,美国国会早期支持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主要特点仍是以个别议员的活动为主,干涉的手段以非立法形式为主,但美国 国会干涉西藏事务的程度在不断深化,这也为日后国会援助达赖集团立法活动奠定了基础。 
[参引文献] 
1 FRUS 19691976China:Questions Pertaining to TibetVol.XVII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 ficeWashington2006. 
2 FRUS 19691976ChinaVol.XVIII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2007. 
3NSC 5412/1NSC5412/2Start of Reel 4Document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19441977Micro- film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America. 
4 FRUS 19641968Vol.XXXChina:Question Pertaining to Tibetpp.731732. 
5National ArchivesNARA), RG 59Central Files 19701973POL 30 TIBETTelegram 162 from New  DelhiJanuary 6 and telegram 294 from New DelhiJanuary 91970; FRUS 19691976 Vol.XVIIp.1141. 
6 FRUS 19691976Vol.E7Documents 29 and 30http://www.state.gov/r/pa/ho/frus/nixon / e7/48185.htm. 
7NARA Nixon Presidential MaterialsNSC FilesCountry FilesMiddle EastIndiaBox 600Dalai Lama. 
8NARA Nixon DocumentsKissinger to NixonmemorandumMy Trip to ChinaMarch 21973. 
9Ford Library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Kissinger Reports on USSRChinaand Middle East DiscussionsBox  2China Memcons and ReportsDecember 151975President Ford's Visit to Peking. 
10]《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11]张植荣主编《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10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页。 
12Tibetan Uprising observed in N.Y. Tibetan Review April1976p.7. 
13The problems of the American Tibetans Tibet Review April1978pp.2627. 
14When a Tibetan's not a Tibetan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81978p.23. 
15Tibetans March on State Depat Tibet Review July 71978pp.2425. 
16Tibetan American Hold Demostrantion Tibetan Review August1978pp.1011. 
17Birthplace:Lhasa Tibetan Review April1979p.24.  
[责任编辑:叶张瑜]   

  [作者简介] 郭永虎,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副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130012;李晔,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3002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美国国会干涉中国西藏事务研究”(项目编号:08JC810009)阶 段性成果之一。      可参见郭永虎、李晔《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中国西藏的准军事行动新探(19491969)》,《当代中国史 研究》2006年第5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