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返回首页
人物春秋
1979年邓小平访美:打开西方大门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19    来源:思想理论动态·文史参阅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美正式建交仅27天后,1979年1月2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就开启了访美之旅。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访美,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首次出访。当时邓小平答复美方邀请之快,令当时的卡特政府又惊又喜。

  美国东部时间28日16点30分,邓小平的专机抵达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为了迎接首位到访的新中国领导人,美国政府特地派出了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在内的“超常规”迎接阵容。次日,邓小平夫妇与中国代表团共22人参加了白宫前的欢迎仪式。礼炮鸣放19响,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白宫上方。有美国记者大发感慨地说,一个国家的总统举行正式仪式,隆重欢迎另一个国家的副总理,并陪同其检阅三军仪仗队,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恐怕也是罕见的。

  在华盛顿期间,卡特总统与邓小平举行了5次会谈。两位领导人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两国社会制度的不同不应妨碍彼此加强友好关系和合作。”会后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中这样写道。

  华盛顿并不是邓小平唯一的停留地。在美国首都访问3天后,邓小平立刻奔赴亚特兰大、休斯敦、西雅图等城市,花费了近6天时间考察当地工业。其间,邓小平欣然接受了美国政府为他安排的与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的交流活动。

  无论是在参众两院还是在西蒙顿小镇的马术表演现场,邓小平的率直、幽默、亲切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卡特总统后来在日记里写道:“邓小平受到美国人民最热烈的欢迎,我们还签了很多协议,他极富幽默感,我很喜欢他。”

  2月5日,在出席了近80场会谈和会见、参加了约20场宴请或招待会、发表了2次正式讲话、8次会见记者或出席记者招待会后,邓小平的美国之行画上了句号。

  尼克松访华8年后,邓小平的美国之行让世人看到了中美关系打破坚冰后的新突破。

  “这将是记录通过今年l月1日美中邦交正常化揭开的美中新时代的一次旅行。”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抵达美国的第二天,《东京新闻》评论说。

  外国媒体发现,中国领导人的出行选择在了当年中国农历春节之日,“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有意义的日子”。而放诸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意义”不仅关切着中美关系的发展,更震撼着国际政治的天平走向。

  “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访问可能是近十年来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赞比亚时报》这样说。

  美国人自发式的欢迎

  美国《时代》周刊把“邓来了”作为1979年2月5日的封面报道,跟踪采访并报道了邓小平在美刮起的旋风。英国《金融时报》则认为,邓小平的美国之行“对邓先生本人来说,是一次很大的个人成功。他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大量阐述了其政府的政策,普遍认为他的言论行动无懈可击”。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月12日(提前出版)的报道披露:美国官员们在邓小平整个访问期间紧张地工作着,防止外交上发生任何差错,以避免使他们的贵宾难堪。

  这些细节包括——当发现参议院为邓小平举行的午餐会上使用的筷子是标有“台湾制造”字样的盒子包装时,官员们担心筷子上的汉字可能是同样的内容,于是把语言专家们叫来,认出筷子上的字是“祝君加餐”,因此才同意使用它们。可是邓小平后来使用的是一副刀叉。

  在休斯敦,官员们得悉,为邓小平一行购买的牛仔帽是用台湾的稻草制作的。发起人立即找来一些毡帽——外加两顶匆忙制作的草帽,所用的稻草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邓小平的访问,美国政府既充满了热情又小心谨慎。在德国《世界报》看来,美国人对邓小平的欢迎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对在敌对环境中的这样一种联盟的价值的认识传播开了,它就像福音一样……自从康拉德·阿登纳(德国前总理)为被打败了的德国谋求帮助和谅解以来,还没有哪一位外国客人在美国经历过这样一种自发的欢迎。”

  “美国官员发生分裂”

  不过,当邓小平即将结束在美国的9天访问时,美国《底特律新闻》发现,白宫和美国国务院官员在邓小平此行对美苏关系的影响问题上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报道披露,在美中2月1日发布的联合新闻公报中,转弯抹角地提到世界一些大国的“统治”。陪同邓小平的美国官员私下证实,在白宫发表这项声明之前,没有征求对苏关系高级顾问对这项声明的措辞的意见。

  《金融时报》称,一些美国官员从邓小平的这次访问中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很可能奉行既同莫斯科搞缓和,同时又同北京实现关系正常化这样一种不偏不倚的政策。奉行这种政策恐怕是很可能的,但不会那么容易。

  争议仍然存在,但不管怎样,如同德国《世界报》的评语:中国和美国,幕已经揭开了。

  原题为《1979年邓小平访美:打开西方大门美方紧急换掉台湾生产的草帽》

    1. 姬文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与完善
    2.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设计及其深远意义
    3.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的几点研究
    4. 论邓小平的西藏工作思想
    5.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
    6. 张金才:解放战争时期的邓小平和陈云
    7.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8. 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启示
    9. 张金才: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的认识
    10.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对党的形象的树立和维护
    相关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