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大庆经验
发布时间: 2009-07-21    作者:谷牧    来源:《谷牧回忆录》 2009-07-21
  字体:(     ) 关闭窗口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不但推动了我国经济形势逐步好转,而且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紧密联系群众的传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发扬。我觉得从调整时期一直延续到“社教”全面铺开的1965年,这一阶段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正是党的好传统的恢复和发扬,催生了一些新的成果。1963年底,大庆油田这个工业战线上红旗单位的出现,使全党全国精神大振。

  1960年开始,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全国30多个石油厂矿、院校抽调4万多人,集中了7万多吨的器材和物资,在黑龙江安达、萨尔图一带展开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余秋里、康世恩同志坐镇指挥,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拿下了一个大油田。到1963年底,累计生产原油1000多万吨,国家投入的7亿多元建设资金全部回收,还为国家提供积累3.5亿元。196311月底,全国第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召开,周总理在会上宣布,我国用“洋油”的时代基本结束。

  这年冬季,中央东北局在大庆油田召开现场会议,我代表国家经委参加。这是我继1960年初、19623月之后第三次到大庆。我看到大庆广大职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两论起家”,运用我国先进的地质科学理论,实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发扬严细作风,创造了光辉业绩,涌现了“铁人”王进喜等十几个红旗基层单位和一批英雄模范人物。而且干部职工住在干打垒的房子里,吃着玉米面煎饼,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战天斗地,猛打硬仗,为党和国家奋夺石油的情景,令人十分感动、十分鼓舞。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成功,大大缓解了中苏关系破裂后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打破了地质学界长期存在的“中国贫油论”的束缚,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广阔天地。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它是一场志气仗,说明中华民族能够不靠任何人的施舍而生存发展。大庆的光辉业绩和宝贵经验,揭示出中国工业建设大有希望。我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就此写了报告。12月中旬,国家经委召开全国工交工作会议,学习推广大庆经验是重要议题之一。

  就在这时,毛主席号召工交系统学习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19631216,毛主席在冶金部一份建议学习解放军的报告上批示:“国家工业各个部门现在有人提议从上至下(即从部到厂矿)都学解放军”,“看来不这样做是不行的,是不能振起整个工业部门(还有商业部门,还有农业部门)成百成千万的干部和工人的革命精神的。”“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几年了,现在因为工业部门主动提出学习解放军,并有石油部的伟大成绩可以说服人,这就到了普遍实行的时候了。”国家工业各部门“学解放军,都设政治部、政治处和政治指导员”。“从解放军调几批好的干部去工业部门那里去做政治工作,如同石油部那样。”196425,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庆油田的开发,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典型,它的一些经验,不仅在工业部门适用,在交通、财贸、文教各部门,在党、政、军、群众团体的各级机关也都适用。”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