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抗美援朝专题 >> 抗美援朝运动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
志愿军归国代表的报告推动了川西区的抗美援朝运动
发布时间: 2010-07-28    作者:邹肃端    来源:人民日报 1951-06-27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志愿军归国代表的报告推动了川西区的抗美援朝运动

  作者:邹肃端

  日期:1951.06.27

  版次:4

  正文: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嵇炳前、张甫、李维英,在七百多万人民的热切盼望中,到川西行政区来了。五月十八日代表们飞抵成都,全市人民以空前的狂热情绪欢迎这几位人民英雄的代表。迎接代表们的花车驶进市区时,十五万余人民夹道热烈欢迎,欢呼声震动天地。十九日到二十一日,代表们先后向省、市两级机关、各民主党派、工人、郊区农民、学生、工商界、部队、妇女界、宗教界和各区居民等作报告六次,听众共达十九万六千余人。二十二、三两日,代表们又应川西各县广大人民的邀请,分赴郫县、华阳、新津、广汉四地,向全区三十二个县(茂县专区除外)的农民自卫队员、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员和各阶层人民代表等作报告四次,听众达二十四万余人。总计川西区各县和成都市人民亲自看到志愿军归国代表或听到归国代表报告的共达五十九万余人,占全区人口(茂县专区除外)的百分之九。另外,收听了归国代表的广播的,仅成都市即有十余万人。

  代表们的报告,激起了川西人民高度的爱国热情,大大地推动了抗美援朝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川西区各机关、团体、部队和各民主党派人士,分别举行了座谈会,发表听到报告后的意见,并研讨如何切实推动抗美援朝爱国运动。成都市各民主党派人士一致感觉到听了志愿军归国代表的报告,更加强了对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认识和抗美援朝必胜的信心。他们在实际行动上首先就展开了慰劳中朝人民部队的捐献运动,如民主建国会成都分会筹委会人员在五月二十一日的座谈会上,当场就捐献了慰劳金四百八十余万元,还有银元、金戒指、西药等物。各机关干部在听了报告后,除举行座谈会外,普遍展开了学习。学习中检查了自己的思想、工作和执行爱国公约的情况。他们从归国代表的报告中受到了莫大的启示和教育,热烈地展开了捐款和“一人一信”的慰劳慰问运动。如新华社川西分社三个学习小组,在一个钟头内就捐献了九十多万元。川西卫生厅、川西第一、二两医院的工作人员,在一天内就写了一百零三封慰问信。川西军区指战员们听了报告后,一致表示了决心,要以作好警备工作,以巩固后方治安、镇压反革命、支持土地改革等实际行动来支援志愿军。

  工人们听了报告后,纷纷展开小组讨论。他们一致对志愿军艰苦作战的精神表示最高的敬意,他们表示要学习志愿军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生产中的困难,认真履行爱国公约,开展爱国劳动竞赛,在生产战线上打胜仗。同时掀起了捐献运动。工商界学习了志愿军的报告后,决心实践爱国公约,踊跃纳税。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表示一定要搞好三自革新运动。西南民族学院各民族的同学听了报告后,一致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表示无比愤怒,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男女同学都纷纷要求上朝鲜前线杀敌人。四川大学三千多同学听了报告后全体表示,要学习志愿军英勇忘我的高贵品质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他们普遍展开了写慰问信和捐献运动。各界妇女听了报告后也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例如尧光寺被服厂的女工听了报告,当天晚上便赶夜工补做了一百四十套军服,并捐献了全天的工资。

  在归国代表留住川西的五天中,据初步统计,各界人民共捐献了慰劳金九亿六千六百七十余万元,黄金三十三两四钱,银元一万八千四百八十七个,慰问品九万六千五百七十四件,还写了慰问信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二封。

  在志愿军代表留成都期间,嵇炳前特地去拜访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白云山英雄团”中某班班长黄贞义的家属和在朝鲜前线立了功的汽车驾驶员李明灿的家属,大大地鼓舞了志愿军家属们的热情。他们纷纷写信到朝鲜前线,勉励子弟们更英勇地歼灭侵略军。

    1. 建志愿军纪念馆激励后人
    2. 让英雄魂归故里浩气长存
    3. 罗援:用国家礼仪迎志愿军英烈归来
    4. 志愿军遗骸回家,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5. 重现志愿军风采的长篇纪实
    6. 把历史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7. 志愿军中的“国际大学校”
    8. 志愿军老兵回忆美军细菌弹
    9. 志愿军全军涌现三十多万名功臣
    10. 志愿军某部功臣代表大会写给抗美援朝总会的信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