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时事观察
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作者:金里伦    发布时间:2019/08/17    来源:经济日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金里伦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极为宝贵的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只要始终把中国人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能赢得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当前,我们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考验。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方面国际贸易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扎实做好粮食安全保障,确保经济社会安全运行的“基本盘”不出问题。只要我们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筑牢“基本面”,夯实“大后方”,中国这艘大船在迎风破浪中就有了“压舱石”。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牢记这点,对我们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至关重要。

  粮食安全意识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的成绩有目共睹。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吃饱饭”。这个“吃饱饭”问题,曾经被一些人称为“世纪难题”。但是,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新中国不仅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人口,而且城乡居民的餐桌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优良。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很清晰地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只有2000多亿斤,到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人均粮食产量472公斤,守住了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生产是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连续保持高产稳产,更加来之不易。这一成绩,既向世界宣示了70年来中国农业的辉煌成就,也增强了我们把牢中国饭碗的能力与信心。

  但是,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成绩永远只能说明过去。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并不意味着我们已彻底解决粮食问题,恰恰是粮食安全保障成绩越大,越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歇一口气、松一把劲的想法。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深刻教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因此,从这一角度看,粮食安全问题,首先是粮食安全意识不能有问题,不能麻痹松懈。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要牢记几个重要维度。从历史上看,什么时候粮食安全意识出了问题,什么时候粮食生产就会出问题。有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丰收之后,我们对粮食安全保障的认识出现摇摆,导致粮食产量随之波动下滑。经过多年努力才恢复历史高位,说明粮食安全极为复杂,大落很容易,涨上来很难,所以认识上不能“卡壳”“掉链子”,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

  从政策上看,粮食安全的弦绷得越紧,政策导向越鲜明、政策力度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共发布2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一号文件不仅含金量高,更重要的是鲜明而强烈的政策导向,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强农惠农政策不动摇。从取消农业税,到种粮补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目标收购价等,一系列综合支持扶持政策,极大地鼓舞、保护了地方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所以,总结我国粮食生产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政策好”。

  从发挥作用来看,粮食生产搞好了,粮食安全有了保障,不仅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也为经济发展渡难关、闯险关带来支撑保障。这些年,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全球经济贸易摩擦频发,不确定因素增加,到国内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多重压力碰头,我国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在国内经济爬坡过坎的局势下,我国粮食生产始终保持良好态势,没有起伏动摇、没有剧烈波动,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战胜各种考验提供了信心、底气和韧劲,发挥了“定盘星”作用。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清醒头脑,尤其在当前国际严峻形势下,粮食安全意识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在粮食安全道路上,70年来我们历经艰苦探索,有过坎坷曲折,有过起伏跌宕,但始终坚持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国特色在哪里?在于国情农情粮情,这是粮食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口众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是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在这一前提下,我们确立了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点,就是“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我们确立了粮食安全的战略底线,就是“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我们确立了粮食安全的战略要求,就是“坚持数量质量并重”。

  把握这几点尤为重要。因为,世界上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吃饭问题上不可能依靠进口“买买买”;保粮食安全,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有取有舍,保重点;保粮食供应,既要有数量安全,更要注重质量安全。这是细节,也是大局。正是基于这种对农情粮情的精准把控和对世情国情的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按照这一战略,我们明确了主攻方向、发展重点和前进路径,取得了粮食连年丰收、主要农产品有保障的良好态势,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了主动。向改革要活力,是我们确保粮食安全战略实现的根本手段,也是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向好的重要经验和做法。回首走过的路,围绕促进粮食生产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我们的根本办法就是以改革促发展。

  以土地为核心的经营体制改革。从1984年至1998年实行第一轮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十九大提出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到2016年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让广袤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价格为核心的流通体制改革。从公私合营、统购统销、放开集贸市场,到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出台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目标价格等收购政策,并探索“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农产品流通最终引入市场机制,粮食保障的空间更广、舞台更宽。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2014年提出用5年时间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18年底,全国2838个县市区开展了工作,共计14.8亿亩承包地确权给了2亿多农户,让种粮人吃上“定心丸”。

  这些改革为中国城乡、中国粮食带来的变化举世瞩目。但改革尚未完成。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生产源头要立足国内解决口粮安全问题;在产业链上要能够应对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紧急情况;在国际粮食供应链上要具备统筹两个市场的能力。目前来看,我们还需要鼓劲加油。

  因此,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补短板、攻难点、破堵点,不断破除与现代农业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在农业生产体系、组织体系和经营体系上进一步释放农村活力,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食问题,从生产方式和手段来说是技术问题。科技进步的程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粮食保障的能力和水平。从种子品种、耕地肥瘦、水肥农药、技术装备、基础设施、绿色生态,到产能品质、可持续能力,归根到底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技术进步为引领。

  这是方向所指,也是实践所求。多年来,追求以先进技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大国粮仓根基牢固,是我国粮食生产努力遵循的准则。

  科技进步使粮食生产变得更轻松。过去春怕旱、秋怕涝,每到“三夏”,忙得昏天黑地。现在如果天气晴好,全国3.4亿亩冬小麦半个月就可以机收完毕。2018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0亿千瓦,拖拉机2240万台,联合收获机206万台,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

  育种成果加快从高校院所向种业企业转移。目前,我国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全部为自主品种,水稻、小麦、玉米3大主粮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超级稻研究与新品种选育世界领先。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7%提高到58.3%,粮食亩产由1978年的337斤提高到749.4斤,粮食大国成为世界农业科技大国。

  绿色生产渐成风气。测土配方施肥、节水、减肥等绿色技术遍布山乡大地,循环农业、节水农业、精准农业南北同步,稻田养虾养鸭、虾鸭吃昆虫、粪便还田,不施肥、不打药,形成生态循环链。现在,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0%,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38.8%和37.8%。

  一条清晰的粮食技术普及路线正在显现。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粮食单产可以提高10%。目前,更多新技术、新品种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帮助农民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下,有效提高耕地质量,使农地积蓄可持续发展新能力。

  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进步正在改写粮食生产新格局。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无论在种子培育、病虫害防治、信息机械,还是产品结构、品质品牌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比如,我国18亿亩耕地,大部分属于中低产田。全国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有400多个,产量占全国的54%,但这些产粮大县往往是财政穷县。

  差距是潜力,也是动力。在技术进步保障粮食安全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大的坡要爬。我们有能力端稳自己的饭碗,但不能满足于已有能力;我们有信心确保粮食安全,但需要不断夯实发展后劲。粮食安全是永恒之功,科技之力非一日可成,面对各种新旧矛盾、新老风险,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靠科技之犁不断突破,以科技之力筑牢根基,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切实以科技进步夯实粮食安全的土壤。(金里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