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杨凤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纲领性文献
发布时间: 2022-04-27    作者:杨凤城    来源:历史评论 2022-01-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杨凤城

  来源:《历史评论》2022年第1期

  《决议》对大历史观的典范性运用,既深刻彰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精髓,也鲜明体现出新时代的精神特质;《决议》对党史主题和重大成就的科学阐释,既纲举目张,又架构完整;《决议》对党百年奋斗经验高屋建瓴的系统总结,既讲全讲深讲透,又讲足讲清讲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立足大历史观,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主线,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篇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立足大历史观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成就辉煌。正确认识百年党史需要遵循正确的历史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看待历史,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立足大历史观,就要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置于历史长时段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维度予以考察,放入人类文明进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发展的宽大视野中深入研究,善于抓住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节点,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得出规律性认识。

  基于这样的大历史观,《决议》深刻指出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即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将党的历史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人类进步事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深入领会这一重要论断。

  基于这样的大历史观,《决议》全面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即“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只有把党的历史放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文明史,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放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广阔视域下,才能深刻阐明这些结论。

  基于这样的大历史观,《决议》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其对应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对应的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对应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主线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总结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决议》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总结和评价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伟大成就。

  党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国从此走上自主发展而不是依附性发展的道路,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我们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的历史进程。

  《决议》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系统总结百年党史,把党的百年奋斗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史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使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与中国近代史、中华文明史是贯通的。我们不曾与历史告别,而是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更好地接续发展,推动中华文明更上一层楼,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可谓《决议》的灵魂或曰核心指向。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用历史映照现实,鉴往知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每逢重要历史纪念日,党的领导人发表讲话,都将回顾历史和总结经验作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重要场合,均从不同角度对党的历史作出深刻总结,深化了对党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认识,发挥了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迄今已作出三个历史决议。党的三份历史决议有个一以贯之的原则,那就是以时代之问为导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把历史、现实、未来有机统一起来,服务于党正在全力以赴的目标。党的第一份历史决议关于“左”、右倾错误根源的分析,便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深刻总结,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第二份历史决议总结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的历史经验,将全党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勇气和信心。第三份历史决议则是在党百年奋斗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形成的,以历史经验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于党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治国理政的导向更为明确。

  《决议》概括了党“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些历史经验和党的奋斗历程交织融合,展现出从萌生到丰富,再到调整的过程,要历史地、具体地理解和对待。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处理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时,改革开放后党在警惕和反对“西化”问题时,无不鲜明体现出“党的领导”、“独立自主”、“敢于斗争”等宝贵经验。同时要看到,这些经验是一个密切关联的整体,不能孤立、机械地对待。任何一条经验的落地,都离不开其他方面经验的紧密配合。

  《决议》对大历史观的典范性运用,既深刻彰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精髓,也鲜明体现出新时代的精神特质;《决议》对党史主题和重大成就的科学阐释,既纲举目张,又架构完整;《决议》对党百年奋斗经验高屋建瓴的系统总结,既讲全讲深讲透,又讲足讲清讲实。这无不说明,党在百年征程中不断臻于新的成熟,历久弥新,风华正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