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公共行政管理史
地方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与能力
发布时间: 2010-12-16    作者:黄关春    来源:光明日报 2010-12-16
  字体:(     ) 关闭窗口

  从一般意义上讲,地方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须承担其相应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义,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状态下要明了主体地位,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责任,控制由危机引起的连锁反应,降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承担起危机管理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维护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挑战。加强应急管理是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必须努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基于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地方领导干部应不断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和能力。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不仅对本地改革和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作为应急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地方领导干部要从影响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化认识,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担负起实施应急管理的领导责任。借鉴广东等沿海省市的经验,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制、部门负责制、专业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各项岗位责任制,确保应急管理责任层层落实。

  (二)完善体制,健全机制。按照“一案三制”要求,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完善多层次、多区域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完善政府、部门、基层相结合的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和共享、应急处置协调联动、社会动员、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形成协调有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三)见微知著,科学预见。突发事件虽然事发突然,但在其酝酿、发生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迹象。要善于捕捉一些苗头性问题,掌握真实的信息,准确分析判断,尽早采取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既善于预见危机的发生,又根据实际情况,预见危机发展变化的可能趋势。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对社会舆情的分析和掌握,特别是对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种信息的动态分析,做到对事件的演变有准确预见,对事件的性质有准确判断,对事态的发展有及时预警。

  (四)果断决策,迅速反应。能否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迅速反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决定着危机和灾害将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程度。领导干部要善于从得到的繁杂信息中筛选出影响决策的本质因素,迅速分析出问题的关键,并作出针对危机特点的决策。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调集各种资源,并使之运用到最恰当、最需要的位置,相互衔接,紧密协作,高效有序运作。同时,要因势、因时、因地、因人,作出灵活应变的应对策略。

  (五)稳定心态,临阵不乱。领导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避免领导在认知心理方面的障碍和误区,有助于领导作出科学有效的危机决策,取得事半功倍的应对效果。作为决策者,就要努力克服各种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科学运用心理控制方法,不断提高危机决策的认知水平,做到临危不惧、临阵不乱。

  (六)引导舆论,赢得民心。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往往是众说纷纭,蒙蔽了真相。作为决策者,要提前介入,因势利导,要通过现场亮明身份、发表即席讲话、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措施,主动引导舆论,向民众传递适当的信息,避免民众情绪失控,促进民众沟通,控制事态蔓延,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在危机面前,需要领导干部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以此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安抚人心,消除恐惧、慌乱和无序,并且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动员群众协同政府一道参与自控自救,增强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七)总结反思,学习提高。要善于从已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置中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举一反三,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加强综合能力建设,学习多种知识,多练实际操作本领。并且从突发事件案例中分析把握防范处理的规律,不断提高科学预测、及时判断、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素质能力。同时,把危机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作为应急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经验共享、教训共识、知识传播、沟通学习的机制。(作者系湖北省孝感市委书记)

    1. 国办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2.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及特征
    3. 李岗:提升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建议
    4. 如何提高与媒体打交道能力?
    5. 新闻发布 不能“绕行”热点
    6. 赵丰:2011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反思
    7. 假记者的生存空间
    8. 如何提升基层应急实战能力?
    9. 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10.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