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从军事史研究还是从政治史、国际关系史研究来说,抗美援朝战争研究都属于成果较多、研究较深的领域。有人认为,中共中央出兵的决策是错误的,是在苏联领导人鼓动下毛泽东的个人决断;抗美援朝得不偿失,既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国内经济建设,又贻误了解放台湾的时机。但学术界绝大多数人在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重大意义等问题上,是持肯定态度的。他们认为:朝鲜内战爆发是其国内一系列武装冲突扩大和升级的必然结果,由于随后美国的武装干涉,才使之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和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正是因为战争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才答应了朝方的参战邀请。斯大林虽然提出过由中国出兵支援朝鲜的建议,但在他不履行出动空军掩护的承诺、并对中国是否应出兵发生动摇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仍“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中国人民为此固然做出了极大的民族牺牲,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但这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也体现了自己应尽的国际义务。抗美援朝战争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打出了国威军威,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也为后来的经济建设赢得了长期的和平环境。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实践,积累了现代作战的经验,推动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军事变革;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使全国出现了空前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不但没有影响国民经济恢复,反而促进了经济生产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至于解放台湾被推迟,并非因为我国出兵抗美援朝的结果,而是由于朝鲜内战爆发之后,美国即出兵武装干涉,严重威胁到我国东北地区安全,迫使我国防重点北移;同时派舰队封锁台湾海峡,阻挠我解放台湾所造成的。(参见齐德学、郭志刚《抗美援朝战争研究述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