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专家解读
以市场为标杆方能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发布时间: 2011-11-09    作者:李季    来源:中国网 2011-11-03
  字体:(     ) 关闭窗口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作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从战略高度为我国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我国文化产业正面临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抓住战略良机,集聚发展优势,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做大做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动漫、网游率先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倍受青睐的主导领域,几乎各大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动漫和网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天津、重庆等城市都把发展动漫业和网游作为重点,一时间全国各地“群雄纷起”,纷纷建立起动漫网游基地,国内动漫产业和网游产业热火朝天。为发展文化产业,不少地方都制订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创意产业在国内各大城市的GDP中所占的比例和绝对利润值都在逐年增长,新增创意产业企业和从业人数逐年增多,整个创意文化产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发展成就面前,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目前还存在着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许多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妥善解决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文化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文化的经济功能很大程度上通过文化产业体现。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生活服务,又为生产服务,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抓住文化产业,就抓住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在扩大内需方面,文化产业与物质生产和服务业相融合,可以有效提高物质产品和服务业的文化含量与创意附加值,促进消费升级;同时,对文化自身的需求也是内需的重要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形成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热点,直接拉动消费的增长,挖掘文化消费潜力、拓展文化消费空间,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强、消费空间大,开发价值高、投资机会多,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迫切需要文化产业有更大的发展。
三、如何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发挥资源优势,要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必须在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这一巨大的杠杆,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具体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
   文化产业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承载的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价值选择,内容永远是根本,是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观念,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以内容优势赢得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营养进行创作生产,切实增强文化产品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以此赢得市场青睐和产业发展空间。二是注重文化创意的提升。把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把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表达、符合广大受众心理的情感抒发,推出更多具有原创价值的文化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避免照搬跟风、克隆雷同。三是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潜心创作、精心培育,推出更多高品位、高水准的文化精品,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市场号召力的知名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企业品牌。
(二)推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强力支撑。要自觉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着力增强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一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传播的数字化,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二是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要以超前的眼光敏锐捕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提升新兴文化业态的比重。三是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要素向文化企业集聚,推出更多兼备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的新兴文化产品。
(三)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推动文化“走出去”,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水平的必然选择。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的文化“走出去”新格局。
   一是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二是进一步强化对外营销。三是鼓励文化企业通过投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使我国文化产品更直接地进入国际文化市场。
   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我们需要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支持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文化支撑。(作者系清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执行主任)
 
    1.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党对市场作用初次肯定的基本经验探析
    2. 政府和市场关系研究的四重纬度
    3. 俞正声主持主席办公会议 听取重点提案办理落实情况汇报
    4. 李克强:让拿到市场“入场券”的创业者留得下做得强
    5. 李克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要遵循市场规律
    6. 舆论关注李克强系列决策 称增强市场“发动机”
    7. 李克强:发挥市场作用推进医改纵深发展
    8. 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变迁
    9. 我国出口价格增长拉动效应增强 市场更趋多元化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政策演进与价值嬗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