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党和领导人论文化建设
周恩来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11-11-15    作者:王建华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11-11-15
  字体:(     ) 关闭窗口

  周恩来在担任共和国总理的二十六年间,始终十分重视和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就文化建设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见解和正确的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如车之两轮,相辅而行

  周恩来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是以经济的改造和建设为基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全面改造和全 面建设。1953年9月, 他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九次常委扩大会上所作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改 造当然不限于经济方面,整个社会都在改造,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在改造。整个国家在建设中,在改 造中,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注:《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253页。)1957年8月,周恩来在《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又提出,社会改革“不仅是经济制度的改革,也会影响到别的方面。 因为经济基础变动了,上层建筑也要受影响,就是说,政治上、思想上也要受影响。政治上的制度要适合社会 主义的经济基础,也要改革,要改革成为民主集中制。……思想也要适合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大家要学 习马克思主义,要爱护社会主义制度。”(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26—227页。)1959年12月,周恩来 在一次谈话中又说:“我们的国家不仅要有经济建设,还要有政治建设和精神建设。”(注:《周恩来统一战 线文选》第398页。)这就是说, 社会主义建设是包括经济、政治、精神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建设,精 神建设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同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三位一体”,构成了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

  正是从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周恩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并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如 车之两轮,相辅而行的重要思想。1952年10月,他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高潮就要来了,在这 种情况下,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因此 ,我们不应该把文化建设看作是将来的事,不能等待,现在就应着手。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象一辆车子的 两个轮子,相辅而行。”(注:《周恩来教育文选》第71页。)一方面,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建 设必须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并根据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建设需要文 化建设的支持。“我国要建设,干部人才就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其它条件都具备,缺乏干部、人才,也是 不行的。而培养干部、人才,就是文教部门最主要的任务。”文教工作中,除了教育,还包括文化艺术、科学 、卫生、新闻、出版等,都与经济建设有密切关系。所以,要进行经济建设,文教部门就必须加强,决不能削弱。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