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论速递
钟瑛:从四个层面着手均衡发展东数西算 推动数据资源“腾笼换鸟”
发布时间: 2023-03-06    作者:两会报道组 桂小笋    来源:证券日报网  2023-03-06
  字体:(     ) 关闭窗口

  本报两会报道组 桂小笋

  “当下,我国东西部地区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强,但算力基础设施资源紧张;西部地区能源和算力资源丰富,但产业过于低端化。这种矛盾如何调和?我认为应该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空间布局来解决,这有助于形成数据自由流通、按需配置、有效共享的全国性要素市场,也有助于在西部地区打造新的数字经济增长极,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

 

  “十四五”期间,数据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引擎,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大市场是大势所趋。2022年2月份启动的“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工程,缩小数字经济时代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意味着东西部地区经济联动增强,西部地区可以参与到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之中,这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为西部民族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良好契机。

  但是,钟瑛在调研时发现,我国数据要素资源跨区域流通融合总体上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整体需求与新技术发展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主要突出的问题存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我国数据要素资源整体分布呈现‘东部不足、西部过剩’的严重不平衡;二是我国数据要素资源跨区域流通融合机制发展不充分。”钟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例如,从产业层面来看,面临的共性瓶颈问题是数据尚不具备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所必需的商品化、资产化机制,无法界定权属,无法评估质量,无法有效定价,无法可信流通,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换数据均存在巨大障碍。

  基于对“东数西算”发展的观察,钟瑛提出建议,可以从四个层面着手,改变当前“东数西算”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不同区域能够协同发展、共振数字经济。

  首先,在国家层面,应当突破现有行政条块分割格局,强化统筹协调,超期布局、有效应对。包括构建算力资源分级分类调度管理机制,有效解决算力资源结构性失衡问题;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启动算力需求测算和规划编制,启动面向“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的国土算力资源配置规划研究;统筹东西部地区能耗指标配置,推进配售电改革,建立跨省能耗指标交易机制。

  其次,在地方层面,应改进优化区域间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省内能耗指标集约统筹和省际能耗指标互补交易相结合的调度管理机制;建立数据中心能耗指标“阶梯扶持”机制,在合理范围内放宽能耗指标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中心能耗评价指标体系和覆盖全社会数据中心的能耗动态监测调整机制,实现算力资源“腾笼换鸟”和优化布局。

  第三,在基础设施层面,应建立与“东数西算”相适配的“国家数网”体系。包括探索建立电力网和数据网联动建设、协同运行新机制,鼓励各级电网公司以参股等方式实质性参与西部地区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优化改进电信基础骨干网布局,加大对西部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区的网络直联点建设扶持力度;推动建立三大运营商之间“三网互通”机制,建立企业数据中心直联网络准入机制,有效降低跨网跳转带来的网络时延问题。

  最后,在产业层面,应构建引导数据要素跨区域流通融合的有效机制。包括鼓励产业界探索完善跨区域数据中心运行增值服务和产业培育机制,大力促进东西部地区加强国内数据中心市场合作,注重东西部算力供需精准对接;建立以“算力券”为核心的东西部跨区域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统筹结算分担机制,建立国家信息交换体系生态体系,形成“数据不见面、算法模型见面”的数据价值共享流通机制;利用“双碳”经济优势推动碳指标市场化交易形成,通过推进节能降碳,运用碳达峰、碳中和及能耗双控,推动数据资源“腾笼换鸟”,推动西部地区“东数西算”产业发展,助力东部地区重点城市数字化转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