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侯波:新中国70年制度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伟大进程
发布时间: 2019-11-22    作者:侯波    来源:新湘评论 2019-11-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立足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在制度发展上持续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艰苦探索,在治理效能上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一方面,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出发点和根本任务,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至2018年实际增长174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另一方面,以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近14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个日新月异、充满希望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70年的制度发展和治理成就,彰显了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社会探寻更好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从深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享有充分主权、赢得国际社会尊重的现代国家,使一个国土四分五裂、经济文化落后、人民备受压迫欺凌的国家变成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繁荣进步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优势在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极端困难、技术基础薄弱、帝国主义封锁的严峻环境下,党带领全国人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研制“两弹一星”、勘探和开发大庆油田等,使一个基础薄弱的农业国家用不到30年时间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办成了一系列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为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永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从小岗村按下的红手印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风行神州,从“鸡毛换糖”的艰辛创业到市场经济大潮澎湃不息……一项项制度创新和治理创新,无不来自于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无不得益于基层探索和顶层设计的良性互动。这一时期的制度发展,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时代特点作了新的发展。在经济制度领域,突破了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固有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政治制度和其他制度领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文化领域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些制度安排充分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治理成效看,1978年至2011年,我国充分利用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创造出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9.8%的高速增长,由位居世界第十位上升至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1.8%提高至10%,全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亿万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到比较殷实,从凭票证购买商品到通过电商“买遍全球”,从单调的文化生活到多姿多彩的银幕、荧屏、舞台……一串串事例、一幕幕场景,印证着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靠着改革开放,不断打破束缚制度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我们成功开启了新的治理模式,开创了新的前进道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7年多时间,“中国号”巨轮开启了全方位制度改革和治理现代化的新航程。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的制度基本出台,1800多项改革举措逐渐落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治理能力作为基本要素”……“制度”“治理”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词。简政放权划定政府与市场边界,让社会活力竞相迸发;“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扎牢生态篱笆,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改革与法治两翼齐飞、双轮驱动,让制度完善融入改革全过程……制度是管长远的,带有根本性。尤其是党中央先后制定和修订党内法规180多部: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制度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架起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四梁八柱”,以制度现代化推动政党现代化,全党上下更加团结统一、行动一致走向未来,为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障。

  7年多来,治理实践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增长到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中国“新四大发明”领先全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823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逐步实现对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监督的全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主流舆论持续发展壮大,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日益清朗。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一国两制”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宪法和基本法权威在港澳进一步彰显,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举办进口博览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总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让处在风云变幻之中的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效能有了全新的认识,让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有了全新选择。

  中国的问题在先,中国的制度发展和治理体系在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70年的制度发展和治理体系建设,是始终基于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国情世情有机统一起来,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初级阶段现实需要有机统一起来,把推进国家现代化和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实践、渐进改革、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深刻总结新中国70年制度发展和治理成效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进一步明确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演进方向和科学规律的纲领性文件,它必将为新时代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提供根本遵循和坚强保障。(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选自《新湘评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