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内其他研究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
发布时间: 2009-07-01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7-01
  字体:(     ) 关闭窗口

   机构概况:

   中共中央党校是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中共十四大以来,一直到中共十七大召开以后,中央党校紧紧围绕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这一战略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党校建设,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中央党校现任校长由习近平同志兼任,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副校长李君如、石泰峰、孙庆聚、李书磊。学校领导机构是校务委员会,下设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法、中共党史、党的建设、文史等七个教研部和国际战略研究所,并设有教务、科研、组织人事、行政后勤等职能部门。全校有工作人员1360多人,每学期在校学员1600人左右。中央党校还设有进修部、培训部、研究生院三个学员管理部门:进修部负责省部级、地厅级干部、县(市)委书记的轮训;培训部负责中青年后备干部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研究生院负责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党校系统师资。中央党校还设有中直机关分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部队分部、国资委分校,培训相应级别的干部。

  以2000年6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召开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为标志,党校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央党校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等基本要求,建立了教学新布局。开设有“马列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和我国国防”、“当代世界和我国的民族与宗教”、“当代世界思潮”等课程,引导学员对国际国内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并在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增强党性的要求,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定期邀请中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各方面的专家来校作“形势、国情、政策”的报告。中央党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行“实事求是”的校训。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和加强研讨的方法,坚持联系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深化理论学习的方法,坚持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促进主观世界改造的方法。中央党校的科研工作,以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为重点,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努力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理论创新,为教学服务,为中央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根据中央决定,中央党校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围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从1995年起,中央党校先后有一大批优秀专著、论文、电视片等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其它奖项。从七五计划至十五计划期间,承担100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充分发挥了党校作为思想理论阵地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肩负培养新世纪高中级领导干部的任务,中央党校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1999年9月1日中央党校校园网络和远程教学网络初步建成,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胡锦涛同志出席开通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是党校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将会有利地促进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继续努力把这件事情办好。中央党校将用三至五年时间进一步完善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努力加强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教学科研和办公管理手段现代化。自1994年以来,中央党校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其中包括新改建学员楼、综合楼、学员食堂等,大大改善了教学设施及生活条件。同时全校的绿化覆盖率已达80.7%,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近年来,年年被北京市和中直机关评为绿化先进单位。

  中央党校办有《学习时报》《理论动态》《理论前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报刊。办有《思想理论内参》。设有图书出版社和音像出版社。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还设有函授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中央党校加强对全国地方党校的业务指导工作,推动了全国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许多国家的政党代表团、学术团体和著名学者到中央党校访问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党校每年都安排学员、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考察进修,扩大了中央党校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

  近年来,中央党校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使领导班子的结构更趋合理。重点抓了中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工作,形成了以一批著名的老学者和部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全校现有教师近600人,其中教授168人,副教授159人,博士生导师70人,有4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央党校是国家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博士授权点6个,硕士授权点14个。从1981年起,培养了博士生266人,硕士生1126人。  

  著名学者:王缉思,中国当代一流国际政治学者,著名美国问题专家

  男,1948年11月生于广州。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2001年5月起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2005年起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其他兼职有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国防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编委等。

  王缉思1968年高中毕业于北大附中。1968年至1975年为内蒙古东乌旗下乡知识青年,1975年为河南陕县下乡知识青年。1976至1978年在河南三门峡水电厂当工人。1978年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1983年获硕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副系主任。1991年9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所长,1993年12月至2005年3月任所长、研究员。2005年3月至今,任现职。

  王缉思教授曾分别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1982-8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1984-85)、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系(1990-91)任访问学者。2001年8-12月任美国加州克莱蒙•麦金纳学院亚洲事务访问教授。2002年1-2月任新加坡国防与战略研究所拉贾拉南客座教授。现在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亚洲协会、太平洋国际政策理事会、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安全项目、加州大学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等单位担任顾问。

  王缉思教授的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国际政治理论。发表的主要代表著述有:《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世界地位》(主编)、《文明与国际政治》(主编)、《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研究》(论文)、《美国霸权的逻辑》(论文)、《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和中国的崛起道路》(论文)、《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战略大三角”》(论文)、《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论文)、《关于战争于和平理论的思考提纲》(论文)、《美国外交思想传统与对华政策》(论文)、《“遏制”还是“交往”?——评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论文)、《From Paper Tiger to Real Leviathan. China’s Image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49》(论文)等。

  宫力:河南人。 1991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国际政治学博士生导师。出版的个人专著有《毛泽东与美国——毛泽东对美政策思想轨迹》,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出版;《峰谷间的震荡——197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出版;《跨越鸿沟——1969—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博士论文),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邓小平与美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个人专著有《中美关系热点透视》等8部;发表论文 180余篇。在中央党校主讲《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构建和谐世界》等课程。主持中央党校与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合作项目《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再探讨》。

  康绍邦,1948年生,河北易县人。1978—1982年就读于河北大学哲学系。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亚太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主要著作有:《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世界的反响———国外人士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学术期刊:《学习时报》、《理论动态》、《理论前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