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联系
发布时间: 2020-02-10    作者:杨俊    来源:党的文献 2019-12-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中国70年的历史,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深刻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这两个历史时期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 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正确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既要认清它们的重大区别,也要看到它们的内在联系。

  一、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筚路蓝缕、艰辛探索,在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展的一切社会实践,都是在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上进行的。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迅速使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大的解放和发展,在短时间内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生过失误和曲折,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坚定地强调:“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无论怎么改,社会主义原则不能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明确指出:“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可见,虽然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有很大差别”,但都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是围绕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二者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共同本质,决定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必然是内在联系、前后相继的有机整体,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都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斗争中,就已经形成和确立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和模式:党通过党的各级委员会,“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毛泽东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始终发挥着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作用,即毛泽东后来概括的:“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

  与此同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设立了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和机制,包括: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在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群众组织和重要企事业单位内设立党组和组织党委会,发挥这些党的组织在部门的领导核心作用;规定党内部门诸如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等,直接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独立行使或者与有关部门共同行使特定范围的国家事务的管理职责,譬如党的组织部门实行“党管干部”职能,党的宣传部门对新闻出版、文化教育负有领导和监督职能,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积极应对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

  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些都强调了党在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都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我们还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障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此外,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这些实现了我国国家性质和制度形态上质的飞跃,具有奠基、开创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旗帜鲜明地坚持和继承新中国开创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又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对其进行完善。如形成并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创立发展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同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逐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习近平强调:“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更张。”

  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习近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将其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才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伟大的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二、改革开放前所形成的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基本条件

  只有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把握,即从整部新中国历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历史的角度,去分析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为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提供了哪些前提、基础和准备,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扬弃或拨正了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哪些内容、增添和创新了哪些内容,才会更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联系。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虽然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经犯过错误,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

  提供了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崭新课题。我们党最初是以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作为学习对象的。但随着实践中一些弊端的暴露,我们党开始提出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以党的八大的召开和《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的发表为标志,中国开始了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随着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懈探索中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比如,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等。

  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建设是极其艰巨复杂的,既然是探索,就难免会有失误和挫折。毋庸讳言,党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也犯过错误,但我们党自我纠正了错误并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更好前行。习近平就此指出:“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改革开放以后,通过这些“宝贵的历史教材”,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成功的经验,纠正了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理论和政策,改革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这样一步步确立并且不断丰富、完善。

  作了理论准备。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两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获得的,又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和逻辑上的联系。

  这种紧密联系,首先表现在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等许多问题上,毛泽东都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观点。这些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其次表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

  提供了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三年时间,便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全面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即使是在遭受严重挫折的时候,广大干部和群众仍然取得了许多工作成绩。

  总的来看,经济发展速度尽管有起伏,但还是比较快的。1953年至 197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其中工业年均增长 11.1%。国内生产总值从 1952年的 679亿元增加到 1976年的 2965亿元。

  经过改革开放前 30年的奋斗,我们从连铁钉和煤油等初级工业品都需要进口,发展到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化取得飞跃性进步,交通运输业有了相当大发展,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基本医疗和教育得到普及,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成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所创造的物质技术、所培养的骨干力量,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完整事业中一脉相承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时候,反复强调党是为整个阶级谋利益的先锋队,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都属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条件下,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而接力奋斗的历史实践过程。

  (一)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完整事业中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

  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近代以来,时代出的试卷就是如何摆脱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继而如何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由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在这样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主题下,以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现初心使命首先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此基础上,再经过艰苦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毛泽东形象地比喻说:“完成全国革命任务,就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工夫。”

  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 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然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又不富,也不强,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飞机也不能造,大炮也不能造,坦克也不能造,汽车也不能造,精密机器也不能造”。

  为了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创造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逐步变成了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改革开放激发了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改革开放 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 1.8%上升到 15.2%;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实现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和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涵盖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新中国成立 70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民用 70年时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进程中一脉相承的有机组成部分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 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 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 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进程中一脉相承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发展富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前者属于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的制度更替和政治革命,后者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那些不适应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制机制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使社会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充满生机活力,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当然,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社会革命中,革命的具体对象、目标任务和方式方法是有差别的,但从本质上说,都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持续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探索历程,是有所区别但又前后相继、有机联系的历史阶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因此,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长期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 语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完整发展链条上环环相扣的两个部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发展并且取得历史性成果的整体历史过程。

  正确认识这两个历史时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重大区别,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要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杨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文章来源:《党的文献》2019年第6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