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
王炳林 崔文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史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0-03-30    作者:王炳林 崔文龙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10-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用勤劳和汗水换来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意义十分重大。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宝贵资源。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讲述辉煌成就,总结历史经验,讲清楚成功的内在逻辑,把握历史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更好地激励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志存高远,承担起青年应有的责任,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积蓄持久动力。

  在新的形势下,国史教育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思政课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教师“不会讲、不想讲、不敢讲”国史的现象。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一些教师不善于主动发声亮剑,不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武器对国史历程进行科学分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中的国史教育问题十分必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国史教育,不是简单地增加历史知识内容,关键是通过历史进程的回顾,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提升科学思维水平。这就需要把握一些学习研究国史的原则和方法。本文就如何研究国史和开展国史教育谈一些思路和想法。

  一、准确把握历史进程与历史经验

  新中国70年成就辉煌,但也经历过挫折,如何看待国史的历史进程,在总结成功经验时如何把握失误的教训,需要有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做指导。

  一是坚持整体性原则。研究历史,要善于把握全局,注重历史的联系和发展,也就是坚持整体性原则。研究国史,要把新中国7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国史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在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后一个历史时期是对前一个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而绝不是割裂和否定。只有把70年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才能深化对历史发展主流和本质的认识,得出正确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成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关乎国体政体的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如果没有这个时期的艰辛探索和奠定的基础,也不可能有后来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后一个历史时期是对前一个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

  历史的发展是丰富多彩的,既呈现统一大势,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呈现多样性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某一历史阶段,经济建设受制于国内外多重因素进展缓慢,但政治思想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在另一历史阶段,我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出现曲折,但军事科技建设取得突破,以此类推。即便在“文化大革命”全局性错误时期,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凝聚起巨大力量和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在国防科技和外交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只有把握整体性原则,客观、全面地看待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进程,把握国史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才能正确地理解现在,科学地擘画未来,避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是坚持辩证思维。强调国史进程的整体性,并不意味着要回避和遮盖国史上曾经出现的错误。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许多举世瞩目的奇迹,也面对过许多棘手的问题,遭受过严重挫折。对于出现的挫折与错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科学地分析。任何道路的成功开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先例可循,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1957年后我国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错误。对于这些曲折和失误,中国共产党敢于深刻全面地承认,并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巩固和完善正确的认识,进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实践。胡绳指出,“事实上,总是经过不完全正确的,以至错误,才达到正确。党在民主革命的长过程中是这样走过来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经历过许多成功许多曲折,其中包括某些挫折、甚至失败。但正是有了这些经验和教训,才使我们党找到了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在承认、反思错误的同时,我们更要把握国史进程的主流和本质,肯定社会主义建设各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历史作为一条长河,奔腾不息,有波澜壮阔,更有跌宕起伏。新中国70年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都有一些曲折,但是不能因为曲折就抹杀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但是,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同样经历过一些曲折和失误。如1989年的政治风波,如粗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污染,如党的建设面临“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等许多问题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探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发生的,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没有气馁和退缩,而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1989年政治风波平息后,邓小平总结指出:“这次事件爆发出来,很值得我们思索,促使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也许这件坏事会使我们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好,甚至于更快,使我们的失误纠正得更快,使我们的长处发扬得更好。”只有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进程,不是形而上学地加以简单认识,才能分清主流和支流,增强在改正错误基础上不断前行的勇气。

  三是坚持国际视野。看待国史历史进程,要坚持大历史观,既要做纵向的历史比较,也要做横向的国际比较,把中国的历史经验放到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考察,在比较中坚定“四个自信”。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照搬西方模式的非西方国家大都以失望、失败甚至绝望而告终。苏联解体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不能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导致体制机制僵化,社会生产力无法得到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改善,社会内部危机日益激化。受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新思维”,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全盘、机械照搬西方模式,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续采取西方的政治模式,实行“休克疗法”,力图成为被美国和西方接受的“民主国家”,结果导致1991年至2000年间俄罗斯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带来社会动荡不安、国有资产被鲸吞等不良后果。移植了西方模式的印度,被西方媒体贴上“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标签,但历史和现实表明,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并没能很好地维护印度民众的利益。在印度,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绝大多数社会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印度最大城市孟买超过62%的居民生活在“贫民窟”里,紧靠孟买金融中心的达维拉贫民窟,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居住100万人;由于政府效率低下和腐败等原因,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从首都新德里到泰姬陵200多公里的路程,汽车需要开5个多小时;印度民族、宗教矛盾突出,各民族、教派之间往往发生械斗;印度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现象严重,女性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在亚非拉及中东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照抄照搬西方模式带来的结果通常是国家动荡、政权更迭和人民的流离失所。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7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回应了人民的期待,激发了人民的首创精神,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适应了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把一个个美好愿景变成了现实。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我国的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经过70年的生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得到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同,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只有坚持国际视野,在与国际社会的比较中看待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进程,才能认识到我们道路的比较优势,才能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由此,要全面地总结国史历史经验,既要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也要总结新中国建立初期30年的经验;要辩证地总结国史历史经验,既要看到成就,也要看到失误,更要看到中国经历挫折后的成长;要在与国际比较中总结国史历史经验,既要解放思想,又要独立思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规律和经验。

  二、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和革命精神

  历史的发展是否存在规律,是历史研究长久以来争论的话题。否定论者认为历史的发展充满着不确定性,不承认历史现象之间的客观联系和必然因果关系。肯定论者认为历史的发展存在规律性,但对于规律的决定性因素却有着不同的解读,英雄史观者认为历史发展进程是由英雄人物决定的,英雄人物的个人心理、脾气性格、身体状况等成为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历史循环论者认为历史发展进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现象之间有着本质联系,即存在历史规律,并用其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邓小平指出:“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具体的历史条件,重视从研究历史和现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共和国70年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是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理论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实现了理论的不断创新并用于指导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努力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理论上不断作出新的总结和概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能持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充满生机和活力,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生产力才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得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焕发出蓬勃生机”,“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二是有坚强的领导核心。西方标榜的民主政治很热闹,但由于党派利益的纷争,往往会演化为政党之间的恶斗和掣肘,无法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制约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从历史上看,中国曾试图效仿西方实行多党制,但最终都因无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没有取得成功。邓小平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保证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一方面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时刻注重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基层广泛发动群众,在各行各业实现了“支部建在连上”,真正做到把基层民众有效组织起来,凝聚成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保证组织的坚强有力,成为领导全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历史和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核心,中国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就不可能有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为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力量,党内更需要拥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强调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今天,我们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规律的传承和弘扬。

  三是不断推动社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破除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和机制障碍,跨越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实现理论和制度的创新,不断深入推进社会变革,社会才会充满生机活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会永葆青春。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曾对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由于不能整体突破原有的体制框架,导致经济社会建设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最终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讲清楚这些道理,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在把握历史规律时,要认识到革命精神的激励作用。历史认同是构建精神家园的基石,共同的历史记忆可以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英勇赴死的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成为推动革命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塞罕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更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深入挖掘革命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历史渊源究竟是什么,它的时代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研究历史规律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善于进行革命精神的教育,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史料,准确判断历史形势和把握历史脉络,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讲出历史的所以然,这样才能增强用革命精神育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善于运用科学历史观和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和灵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对历史总体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哲学概括。没有科学的历史观,就很难有正确的历史学,很难有正确的历史研究。历史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对历史的研究却是主观的,人们看到的历史,都是由研究者提供的,而研究者都是有主观倾向的,研究者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地位、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所依据的史料和认知水平等差异,都会影响对历史的叙述和解释。即便编录史料,也都无法避免包含研究者的主观因素。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站在什么立场上,代表谁的利益,用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历史是历史观的实质。列宁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等基本原理,由此向人民提供了科学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武器。“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们观察当代一切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历史虚无主义者抓住高校学生的好奇心理,打着“重评历史”的幌子,恣意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片面引用史料,任意打扮历史,随意改变对近现代史和党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严重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股政治思潮,企图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露其错误本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其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但由于缺乏先例等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出现过一些曲折和失误。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针对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国史的肆意歪曲抹黑,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结合的原则,坚定政治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理论武器,科学严谨地分析历史经验、总结历史教训,有力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采用片面、曲解的态度消解和解构国史,但不容别人对他们的观点给予质疑和反驳。对此,陈先达先生做出专门回应。他指出,“现在高校面对几十、几百人的课堂本无密可言。课堂本不是教员的私人领地,而是面对学生教书育人的公共空间。如果有的学生对教员的讲课内容有不同看法,可以向老师提出,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向院系或学校反映。教师有教师的权利,学生也有学生的权利。如果说,不管大是大非,学生只有一律照单全收保持沉默,不能有不同的看法,这种要求极不合理。”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看待历史,旗帜鲜明地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定历史自信,把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解读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阐释好。

  在高校思政课加强国史教育,需要教师切实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尽可能全面地占有国史材料,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解读,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梁启超有言:“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论从史出是史学的基本原则,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都应该从资料证据中总结出来。做研究工作需要“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史料证据和研究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搜集资料务求全面,尽可能多地占有可靠的史料,对于历史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档案、文献、影像、实物、口述等史料,面对这些浩如烟海的史料,如何搜集和整理、如何考证和运用,都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史料征集上,应把握客观和全面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保持史料的完整性。史料征集要突出针对性,提高征集效率,可采用广泛征集与重点征集相结合,通过专题研究带动史料征集等方式。史料的整理和考证,最为关键的是辨别史料的真伪,求源、反证、旁证、理证等史料“内考证”方法和辨伪、校勘等“外考证”方法都是做好史料整理和考证的有效方法。史料的运用要务求精准,尽量使用档案、书信、会议记录等原始史料,谨慎使用文献记录、回忆录、新闻报道等可能会掺有较多主观因素的史料,不使用不可证实的“无根”史料。

  研究方法是揭示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有效手段,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提升研究能力的重要前提。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对于国史学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举其要者,国史学科研究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比较研究法,即进行古今中外的比较,通过比较研究,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面貌和本质。要树立大历史观,把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考察,放到中国人民近代以来近180年的斗争史中考察,放到世界文明近10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考察。二是系统研究法,即立足于整体论,借鉴系统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原则,讲求从多时空、多侧面的复杂网络交叉结构中认识事物,注重采用“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方式。三是跨学科研究方法,即打破国史学科自身的边界和壁垒,强调综合贯通的研究,吸收借鉴诸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但不是盲目套用,而是将经验事实与概念体系灵活衔接。

  科学、规范进行国史研究,可以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非科学性。在史料运用上,历史虚无主义先入为主,片面、孤立地选取史料,并加以涂抹和剪裁,得出的必然是虚假和错误的结论。在研究方法上,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是整体、辩证地研究历史发展趋势,而是根据自己的目的任意假设、随意歪曲历史,毫无科学性可言,其得出的所谓“结论”必然是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哗众取宠。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国史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我们对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加强国史教育做出以上几点思考,目的在于唤起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加强国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如何做好国史研究,如何在高校思政课堂上开展好国史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全面做好高校思政课国史教育工作,最关键的还是要广大思政课教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规范进行国史研究,全面、客观阐释国史历史进程,主动把国史研究融入思政课教学,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强高校思政课国史教育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实际效果,通过加强国史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在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走向未来。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年05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