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
历史遗产的现实价值
发布时间: 2009-11-24    作者:曹守亮    来源:国史网 2009-11-24
  字体:(     ) 关闭窗口

  1999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通史》的最后一卷,即第十二卷。426,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祝贺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至此,白寿彝教授总主编的12卷本、22册、1400万字的《中国通史》,历经20个年头的研究和撰写,终于全部出版。这是中国史学界,乃至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书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压轴之作”充分反映了这部中国通史的学术地位。该书的出版引起了整个学术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999425,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和贺电。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极大鼓舞了史学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今天看来,这些贺信和贺电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仍有相当的启示。今以江泽民同志的贺信为例,谈谈感想。现将全文(原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转录如下,以飨读者。

白寿彝同志:

  您主编的二十二卷本《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您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研究,可谓老骥伏枥,壮心未已。对您和您的同事们在史学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我国的历史,浩淼博大,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也记载了先人们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苦痛。对这个历史宝库,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加以发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总结。这对我们推进今天祖国的建设事业,更好地迈向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我一直强调,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中国历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领导干部应该读一读中国通史。这对于大家弄清楚我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都是很有好处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历史知识丰富了,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我提倡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而讲政治、讲正气,也是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作基础的。

  我相信,这套《中国通史》,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

    此致

  敬礼

                             江泽民

                           1999年4月25

  重读这封贺信,我们仍能感觉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历史学社会功能的重视。它所具有的凝重的责任感和鲜活的感染力跃然纸上。事实上,贺信还是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首先,贺信强调了在新形势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对历史文化遗产作出新总结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形势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西方的强势文化日益冲击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和角角落落,它一方面给中国社会,尤其是学术界和文化界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其消极影响集中表现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文化的角度看,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话语权,已经对中华文化的生存和繁荣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和挑战,当代中国的文化深陷于西方话语的包围之中,有可能导致学术洞察的失明和文化分析的失语,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的严重“入超”,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凝聚,冲击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构建,影响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文化帝国主义”的兴起,弥漫着西方敌对势力颠覆社会主义的险恶用心,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彰显出重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优良文化传统的现实意义所在。因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须采取积极的姿态和相应的对策,趋利避害,以便赢得自我发展和时间和空间。中华民族在充满信心地面对世界,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同时,也面临着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和风格,构建具有中华民族气派和品格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新形态的艰巨任务。贺信所强调的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宝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加以发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总结”,仍然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所要不断倡导和努力实践的。研究本身是对史学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

  其次,贺信所提出的通过对历史知识,尤其是通史的学习,增强唯物史观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探索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正确途径,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相当的启示。唯物史观作为包括历史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和具有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多年来,人们对如何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研究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过卓有成效的探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们对唯物史观与历史学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更为辩证的认识。江泽民同志的贺信不仅回答了研究中国历史要不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问题,而且还明确地提出了通过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通史的学习,增强唯物史观的观点。这是一个富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开启了自觉利用中国历史知识,增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理论命题提出之后,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成为摆在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重大学术问题。作为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丰富和创新的理论新形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如何把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取得积极成效,贺信在方面无疑是富有启示意义的。充分地发掘、利用中华民族的历史宝库,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出新发展,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更富有创造性和说服力的研究,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途径。

  再次,贺信是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自觉的历史总结传统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具有总结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毛泽东、邓小平均进行过深刻的历史总结和反思。19373月,党中央进驻延安之初就设立中央研究院中国历史研究室。随后,则有1939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等历史总结的典范之作问世。1945420,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27,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994月,江泽民同志给白寿彝教授的贺信,也可以看作是体现这种历史总结优良传统的典型文献。其中对于历史教育和中国通史的重视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这一认识在21世纪终于得到了实践。2004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将对历史的总结和对历史学教材的编写纳入五项任务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总结历史的重视。20071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作出了不同的探索,有不同的认识,其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总是站在时代的潮头,总结历史,指引未来。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不断前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能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历史适时加以总结,源源不断地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最后,贺信充分强调了历史教育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对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干部教育和培训的长效机制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历史教育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为之锲而不舍地努力奋斗。贺信中指出的“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中国历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领导干部应该读一读中国通史”的观点,在当时的“三讲”学习活动中因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而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1124,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和人民。”这里再一次强调了中国历史对于干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意义,与贺信中的观点是一脉相连的。今天,在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党员干部若是也能“读一读中国通史”,肯定也会收到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精神境界的积极效果。在这一点上,贺信所强调的和白寿彝教授的观点是不约而同的。白寿彝教授曾生动形象地指出:“我们当干部的,什么叫干部呀?一棵大树什么叫干呢?最粗的往上通的部分叫干部,小枝子、树叶都不算。干部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是树干子。这个意义就规定了同志们的责任,要把历史的担子挑下来,要创造历史。……我们当干部的要当推动历史前进的骨干。学历史了更应懂得历史的主流,历史要向哪方面去,干部才干得好。”(白寿彝:《学习历史与当好干部》,《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280页)这是白寿彝教授在19846月会见连云港教育学院干部班的全体学员时所发表的讲话,今天读来,仍然能感受到它鲜活的现实启示之所在。贺信将学习历史与当好干部的问题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上来对待,并且倡导全党全社会认真对待、在“三讲”活动中努力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和现实理性。

  重读《中国通史》想到的是白寿彝教授以及其他学术前辈所铸就的学术丰碑;重读贺信,感受到的是这篇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意识的经典文献那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价值和魅力。2009年是白寿彝教授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出版十周年,是江泽民同志所题写的贺信发表十周年,也是白寿彝教授诞辰一百周年。近读贺信,心有所感,是以为念。

                            (发表于《团结报》20091022日)  

    1. 白寿彝的民族与民族史观
    2. 20世纪80年代我国史学概论体系建构比较研究
    3. 3月21日
    4. 王伟光:传统依然活在世界的历史进程中
    5. 论新时期军事历史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时代责任
    6. 论“双百”方针发展的历史轨迹及现实价值
    7. 毛泽东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