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中国参与区域组织安全合:基本模式与前景
发布时间: 2017-08-11    作者:李东燕    来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7-01-20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对区域性国际组织安全合作的参与不断扩大和提升,陆续提出关于建立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亚太安全合作新架构”以及 “中非和平与安全合作伙伴”等新倡议。在参与区域多边安全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基本理念与模式。从安全合作的性质和模式上看,现阶段中国参与和倡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更多属于“合作安全”类型,同时也融入了中国特色,其主要特征可归纳为非针对、非对抗、非强制、不干涉,以及求同存异、协商一致、合作共赢。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协商式合作安全”模式,也是中国参与区域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模式。无论从区域组织安全合作的实践经验来看,还是从当前国际安全格局及中国的战略环境来看,中国的“协商式合作安全”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具有继续作为中国区域多边安全合作主导模式的前景。但随着国际格局、全球安全形势以及区域组织安全角色的变化,中国模式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日益显现,有必要在坚持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探讨新的路径与空间。 

  全文见附件

  1. 中国参与区域组织安全合作_基本模式与前景_李东燕.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