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援助发展史
中国外援60年:对外援助之花在国际合作中绽放
发布时间: 2010-08-16    作者:黄亚男 郭春菊 梁尚刚    来源:新华网 2010-07-1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友谊桥为孟加拉国地方发展助一臂之力

  新华社达卡7月21日电(新华社记者黄亚男)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共向孟加拉国无偿援建六座友谊桥,对于河网密集的孟加拉国来说,这些友谊桥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六座友谊桥(六桥)位于距离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东南37公里的蒙希甘杰县境内,建在孟三大河流之一梅克纳河的支流达累什瓦里河上,全长1521米,宽10米,为双向双车道。六桥2005年4月28日开工,2008年2月18日正式通车。

  记者近日赴六桥采访,看到的是原来封闭的蒙希甘杰县因六桥的通车而变得充满生机,听到的是人们对中国修建六桥的一片赞赏之声。

  蒙希甘杰县县长阿齐兹·阿拉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六桥的开通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对此他代表该县的所有百姓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由衷的感谢。

  阿拉姆说,蒙希甘杰县过去被几大河流包围,由于水运能力差,限制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该地修建一座桥梁是当地老百姓长期以来的梦想,现在中国人将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阿拉姆说,蒙希甘杰县是农业县,以种植蔬菜为主,土豆产量约占全国的40%。“过去运输全都靠水路,但水路运输不仅费用高而且时间长,致使这里生产的农产品销路不畅。现在有了友谊桥,农产品每天都可以被运到达卡销售,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满足了达卡市民对于蔬菜的需求。”

  他还表示,蒙希甘杰县有约2万人在达卡工作,友谊桥修建前,因为往返时间过长,他们被迫在外租房子住,而大桥通车后,他们每天都可以回家,节省了不少生活开支。“现在蒙希甘杰县和达卡之间往返的公共汽车每天有100多趟,往返一趟两个多小时,这给在达卡工作的蒙希甘杰县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交通便利了,不少企业家开始到蒙希甘杰县投资建厂。阿拉姆说,大桥开通两年多来,该县新建100多家工厂,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收入。

  阿拉姆还指出,六桥建成开通不仅带动了蒙希甘杰县的地方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文化发展。“过去没有连接我们这里的公路,文化团体都不愿意来。现在公路开通了,孟加拉国艺术院在这里建了分院,他们经常组织一些文化表演活动,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业余生活。”

  蒙希甘杰县下辖六个乡和两个市,有110万居民。记者在一天的采访中深深感受到,这座凝聚着中国人心血的友谊桥在蒙希甘杰人心中何等重要,不论官职高低、年龄大小,每个人都能说出六桥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

  卡利·乌丁是位三轮车夫,大桥开通后他从异乡来到蒙希甘杰县,靠着骑三轮车养活一家五口人。“如果没有这座桥,我不可能来到这里。有了这座桥,这里的经济发展了,坐车的人多了,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他说。

  六桥开通后,拉菲克·伊斯拉姆在桥附近开了一家小茶馆。由于桥上人来人往,他的茶馆生意也不错。

  阿布杜尔·萨拉姆也是因六桥而致富的。六桥开通后,他在附近建了一个稻米加工厂,现在每天可加工稻米50吨,销往全国64个县。“六桥建成使这里与全国各地公路相连,交通非常方便,公路运输节省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他说。

  伊克巴尔·侯赛因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过去他自家地里种植的蔬菜只能在当地销售,不仅量小,价钱也不高,现在有了六桥,他每天都可以将种植的蔬菜运到达卡,收入大幅增加。

   友谊桥,不仅改变了一个县的整体面貌,它所传递出的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也深深铭刻在蒙希甘杰县每一个人心中。

    1. 中国80年代对外援助报道研究:智慧与尴尬
    2. 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战略研究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对外援助工作的特点探析
    4. 中国援非五十年与中国南南合作理念的成长
    5. 对外援助:中国“尽力而为”
    6. 努力开创援外工作新局面
    7. 对外援助与当代国际关系
    8. 日本分析中国对外援助现状特点及其启示
    9. 中国对外援助始终重信守诺
    10. 中国60年对外援助谋百姓福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