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十年来的中俄文化交流简论
发布时间: 2012-11-27    作者:刘国新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2-11-27
  字体:(     ) 关闭窗口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冷战后,在国际关系中文化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有着传统友谊的中俄两国不断扩大在人文社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亮点。

  一、历史上中俄文化交流回顾

  有中国学者认为,中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甚至不是三两本书能写完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西征,于1223年战胜基辅大公、建立蒙古政权的时候,就有了中俄最早的文化交流。要是这么算,中俄文化交流已经有700多年历史了。只是,蒙古大军带去的更多的是蒙古族的游牧文化。

  大规模的文化交流还是始于俄罗斯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前前后后。如果从那时开始算,中俄文化交流到现在已经走过一个世纪了,这一百多年呈现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五四以后,由于思想解放的需要,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就大量引进俄苏文学,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引进是自发到自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余年,由于意识形态的一致,俄罗斯文化便如同潮水般涌进中国,苏联文学、电影、哲学、经济学、教育、自然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等。直到当下,凡是从20世纪50年代走过来的中国人,只要唱红歌,其中必然包括大量的俄罗斯歌曲。戏剧界一提起表演,必然要讲到斯坦尼司拉夫体系,文学名著中,《安娜。卡列尼那》、《复活》、《战争与和平》、《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著名长篇,都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篇。俄罗斯电影《列宁在十月》、《上尉的女儿》、《青年近卫军》、《乡村女教师》、《保卫察里金》、《夏伯阳》、《法吉玛》、《白昼》也在中国影迷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中国的京剧、杂技、文学、电影、工艺品也在俄罗斯得到较为广泛的传介。

  第二个阶段,是从中苏关系正常化至今。中苏关系正常化,使两国文化交流逐渐恢复,继而伴随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二、冷战后中俄文化交流及特点

  (一)政府主导,顶层推动。20年来中俄文化交流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始终由两国政府主导。在科技方面。199212月两国政府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为两国按照国际惯例开展科技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19976月,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双方正式决定,在委员会框架内设立科技合作分委员会,以统一协调和管理在科技合作领域中的事宜。两国在分委员会框架内还成立了“中俄重点科研院所合作工作小组”,并采取了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两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科技园区推广科技成果、加强科技园区管理方面的交流、形成在高科技领域的双边合作机制。[1]2002年以来,在中俄两国共组织了四次大规模、高层次的展览和学术研讨会。

  文化方面。1992年,两国政府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在该协定框架内,两国文化部陆续签订了7个文化合作议定书,使中俄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后,两国文化部长开始定期互访,并签署了两国定期文化交流的合作计划。两国的总理会晤机制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上,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20019月签署的《中俄总理第六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指出,双方同意在对等的原则基础上定期举办文化节,制定并实施包括电视、电影和戏剧艺术领域的文化合作项目,开展文艺人才培训方面的合作,制定并协商相互设立文化中心的思想。

  教育方面。19956月,两国签署了《中俄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200012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访俄,与俄罗斯副总理马特维延科共同主持中俄教科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此后,在委员会工作机制内成立了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把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广度与深度,相得益彰。中俄文化交流在广度上是全方位的,除文化领域的各个封面外,还包括科学技术、医学、媒体、学术等等。从地域看,既有中央层面,也有地方各级。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特别是与俄罗斯交界的省,也都有自己的文化交流,如黑龙江省和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州、滨海边区等。广度还体现在俄罗斯对华技术援助方面。在俄方的倡议下,1998年“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在烟台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3]2001年,建立了中俄科技合作基地“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园”和“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4]

  至于深度,2009年,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已达到18000人,在中国的俄罗斯留学生也达到9000人。中国留学生的留学层次包括了本科、硕士和博士,所学的专业从传统的语言、音乐、绘画,到航天、太空医学应有尽有。[5]2009中俄双方在华举办的“俄语年”活动超过260场,范围涉及中国的14个省。中俄民众参与文化的交流的积极性也日益提高,1993年中俄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影视、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团互访共115起,1735人次。[6]

  (三)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国家年”和“语言年”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盛会。20063月,中国“俄罗斯年”,俄罗斯七个联邦区领导、65个州长来华访问,数万俄罗斯人来华举办活动。中方直接参加“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约50万人,通过媒体经常关注“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达几亿。[7]另外,中国还举办了俄罗斯文化节,北京“莫斯科周”、上海“圣彼得堡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更多中国人近距离接触了俄罗斯的优秀文化,在社会各界掀起了一股“俄罗斯热”。双方还共同举办了涉及政治、经贸、文化、科技和军事等多个领域的300多项活动,内容涉及政治、经贸、文化、科技、军事、传媒、地方交往等多个领域。中俄双方在“国家年”的框架下,还举办了大学生艺术节、大学校长论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人文交流活动不仅是俄罗斯“中国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俄文化交流评估

  中俄文化交流的积极历史作用表现为:中俄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间不同文化的的认同,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很多矛盾和误会的产生,给双方的合作提供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很多问题都是世界性的,需要国家间的合作才可以得到妥善地解决,面对这样的情况,中俄之间的国际合作也就成为必然,而文化交流也就成为了两国进行国际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中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特别是可以克服两国经济发展的障碍,进

  而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中俄文化交流有助于推进中俄经贸合作。巩固和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经贸合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发展经贸合作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问题,它还存在着很多非经济问题产生的影响。商品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商品看到并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商品竞争也意味着文化的竞争。所以,文化交流对了解两个国家的现实状况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俄文化交流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

  第一,  文化交流需要向深层次跨越,不能使文化交流简单化、片面化,把文化交流简

  单化为文艺演出活动,片面地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要从中俄文化交流中找出其富含的先进文化,进而将其吸收进来,为我所用。在中俄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发掘对方文化的深厚历史沉淀对两国的认识和深入了解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克服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中俄文化交流不平衡在18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1819世纪由俄国介绍到中国来的作品可以说是如同涓涓溪流,由中国介绍到俄国去的作品可以说是滚滚洪流。在20世纪这个情况正好颠倒了过来。当前,中俄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则表现在俄方通过民间、商演渠道来华演出的艺术团组数量大大超过了中国赴俄艺术团组的数量。其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市场得到了巨大发展,对俄罗斯艺术团组有一定的需求,而俄方的文化市场对中国艺术团组的需求有限。所以,对于中俄文化交流的不平衡现象还需要两国政府和相应的文化机制来调和。

  第三,解决文化交流中的不适应因素。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尤其是懂俄语、懂文化艺术、了解文化交流操作程序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奇缺。中国近年来俄语教学出现了严重滑坡,尤其在年轻人当中,俄语没有像英语那样走入中国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课堂,对我国了解俄罗斯文化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第四,民间文化交流仍需加强。我们注意到,两国民间的文化交流比较少。中俄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基本上都是官方或者是半官方性质的。而民间,特别是地方、企业、团体则参与的比较少。另一方面,在两国边境地区,那里的人民有着传统的文化往来方式,然而,

  这些民间的文化交流却缺少政府的支持,因此形式还很不规范,成效也不显著,属于较低层次的文化交流。所以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仅注重官方,同时注重从民间来加强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  


  [1]孙万湖:《面向新世纪、新时期的中俄科技合作》,《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1期。

  [2]杨闯、高飞、冯玉军著:《百年中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342387页。

  [3]杨伟毅:《中俄科技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9页。

  [4]孙万湖:《面向新世纪、新时期的中俄科技合作》,《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1期。

  [5]南方网俄罗斯:中俄将增加互派留学生名额

  http://www.southcn.com/edu/zhuanti/destinations/more/200412231372.htm

  [6]新华网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14/content_12232157_7.htm

  [7]新华网:背景资料——中俄“国家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